||
士欲善其事 必先妙其喻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武夷山
(原载《科普研究》1998年第1期)
●譬喻是一种极重要的工具,毫无疑问,教师必须掌握这一利器。科技人员需要像教师那样,将自己的学术思想阐述清楚。因此,如何巧妙地利用譬喻来表达观点,说服对方,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也许,是否善于想出好的譬喻,也是反映一个人的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引言
时至今日,从世界范围来说,科学在世人心中的份量似乎仍不如宗教来得重。我们不免要问,在这行将跨入21世纪的世界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留下了科学技术的印迹,可是科学思想的普及为什么这样困难?我们认为,原因之一在于,现有各种主要宗教都极其注意其宗教宣传,努力扩大会众人数,相形之下,科学宣传在规模上和效果上都较为逊色。尤其是,在宗教宣传(讲经布道)中,譬喻的应用十分普遍,以期使抽象的神学概念或道德箴言进入广大受众(其中许多人是文盲或半文盲)的心灵深处。在众多佛教典籍中,就有一部《百喻经》,其中有“瞎子摸象”的比喻,已是众所周知的了。翻开《圣经》或《古兰经》,生动的比喻比比皆是,例如,“富人要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
譬喻就是用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具象事物作为抽象思维空间中的事物的表象。我们常常夸赞一个人的报告或文章“深入浅出”,这“浅出”多半是譬喻的功劳。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对于著书立说的知识分子而言,“士欲善其事,必先妙其喻”这句话大约是不会错的。什么样的譬喻才是好的譬喻,下面通过实例分析一下。
妙喻例释
1.通俗性
以抽象事物为喻体来阐发另一抽象事物不易成功,好的譬喻常常是人们最熟悉的事。
例1:继罗马俱乐部提出“增长极限”的概念后,弗雷德·赫希于1976年提出“增长的社会极限”的概念。所谓“增长极限”,指的是由于资源、能源等物质条件的有限性,经济增长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增长的社会极限”,则是指人们往往因占有某些在社会中稀缺的东西(如古玩、高档时装)而获得满足。如果增加这类稀缺物数量,人们就可能不再对之发生兴趣。因此,这类稀缺物的数量增长面临着社会极限。
文凭也曾经属于这类稀缺物。那时,谁持有文凭,谁就能找到优越的工作。于是,许多人都刻苦学习争取文凭,但也有人搞歪门邪道钻营文凭,文凭的行情看涨,随之出现滥发文凭的现象。由于文凭满天飞,招聘者不得不将文凭的分量看得比过去要轻。换句话说,文凭贬值了,老实人辛辛苦苦挣来的文凭也不那么吃香了。好比大家在一起看戏,前排有个别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就站了起来,他们一站,后面的观众也不得不起立,否则就看不见戏台了。最后,全场观众都站着看戏。戏还是那台戏,并不因为大家都站着看,演出质量就有所提高,可现在都站着,比都坐着看戏要累得多。可见,某些东西的增长存在着社会极限,它们不可能无限增长,也不应允许其无限增长。
例2:小孩子刚刚学会吹口哨,就会不分场合吹个不停,怎么也阻止不住,因为,新的能力是令人陶醉的。同理,在技术应用方面,人们也像吹口哨的孩子一样受着一种诱惑,老是要将技术应用弄成技术滥用,弄巧成拙。
2.针对性
一般而言,我们说话或写文章的对象是某一文化圈中的人,而不是全世界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采用文化色彩特别鲜明的譬喻。这种譬喻,本文化圈以外的人不易接受或根本不懂,但本文化圈内的人特别喜欢。
例3:在西方国家,彩票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英国著名科学学专家约翰,齐曼说,研究与开发活动是充满风险的,对它投资就像买彩票一样,虽然只有很少几张彩票能赢得头奖,带来巨大收益,但绝大多数却一无所得。这就启示我们,在科研投资上不能太斤斤计较。期望每个项目都赚钱,那是不现实的。
例4: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这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话。我国著名科学家徐京华就用它来阐述几种科学思想的区别,他说,还原论是研究三个皮匠是如何工作的;系统论或整体论是研究诸葛亮是如何处理事情的;但非线性研究却试图解决三个皮匠是怎样变成诸葛亮的。
例5:美国数学家Z.A梅尔扎克1983年提出,在自然和社会中普遍存在所谓“迂回”现象,迂回的基本原理之一是,从矩形的一个顶点至其邻点的最方便的路径也许是经由其他三条边。例如,在没有梯子的情况下想越过高墙,可以在墙这侧先挖一个坑口,挖到墙的基部后,再挖一水平的隧道,过了隧道再向上挖,直到挖通。笔者可以提供另一个例子。中国有句俗话说,竹篮打水一场空。按照迂回思想,竹篮子打水未必是一场空——只要我们先把水制成冰,就可以用竹篮子打“水”,固体的水。
3.作为定性模型的譬喻
有些譬喻十分深刻,简直就是被阐述事物的定性模型。
例6:科学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认为,科学活动的最重要特征并不在于其独特的科学方法,如其他许多学者强调的那样,而在于科学知识的“拼板”性质——它们之间必须相互吻合,即科学知识结构应具有内在一致性。他说,“科学之所以能正常运行,并不是因为有什么神奇的科学方法,而仅仅是因为,凡与其他知识块拼接不起来的知识块就不能使用”。
例7:迈克尔.波兰尼之子,1986年化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波兰尼则这样看待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他说,尽管从创意产生到新产品问世的时差越来越小,但仍有必要区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任务好比探测地形地貌,绘制地图,应用研究的任务则是从此处走向目的地明确的彼处。有了地图的帮助,人们方知道是径直前往为好,还是应当迂回前进,绕开高山峡谷。
例8:科学与技术,哪一个是更基本的?哪一个是第二位的?有很多人认为,技术是从科学派生出来的。但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认为,科学进步常常产生于新颖的、更细致的实验方法,而这些实验方法是随着技术进步出现的,因此,技术也产生着科学。他说,“我们的前进历程好像一个人在沼泽里行进,先费尽力气拔出一条腿迈出一步,然后又迈另一条腿。一条腿称为‘技术’,另一条腿称为‘科学’。也就是说,在不同历史阶段,科学或技术都可能起带头作用。”
4.孕含数量关系的譬喻
绝大数譬喻只能描述事物的性质,但有少数譬喻中也孕含着数量关系,因此特别宝贵。
例9:有些东西可以直接测度(如物体的长度),更多的东西无法直接测度(如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一个单位的科研绩效)。我们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或指标来试图把握这些不能直接测度的东西。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无法直接测度,通常用考试的方法加以了解。假如有两张纸,大小不等,我们也无法判断哪张大哪张小。我们将两张纸放在相等距离之外,再分别向两张纸上扔石子。哪张纸上落的石子较多,也许这张纸就稍大些。考试也基本于同样的思想。试卷上通常有许多道题目,谁的正确答案多,也许此人的学习能力就较强。
例10:1974年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用一个表匠寓言来说明,稳定中间形态的存在对于复杂形态的进化是多么重要。
从前有两个表匠,一个叫霍拉,一个叫坦普斯。两人的生意都很好,各自工场中的电话响个不停,都是新老主顾打来的。不过,过了一段日子;霍拉发了家,坦普斯却破了产。为什么呢?
他们做的表都是由约1000个零件组成的,但两人的装配方式不同。对于坦普斯,每只表必须一装到底,如果中途停下来,装了一半的表就立刻散掉。顾客越喜欢他的表,打电话订货的越多。他一去接电话,未装成的表就散了,前功尽弃。霍拉经过设计,将每10个零件装成一个组件,每10个组件又可装成一个更大的组件,10个大组件就构成一只完整的表。这样,霍拉放下手中的活计去接电话时,未装完的组件也会散掉,但损失不大。假设两人装表时被电话打断的概率都是0.1,计算表明,坦普斯装成一只表所需时间是霍拉的大约4000倍。也就是说,由于有了稳定的中间形态(10个零件构成的组件,组件构成的更大组件),从简单形态(零件)进化至复杂形态(表)所需的时间历程就要短得多。
讨论
以上我们通过10个例子分析了传播科学思想的优秀譬喻的几个侧面,很可能不全面,热望同仁补充修正。
譬喻是一种极重要的工具。毫无疑问,教师必须掌握这一利器。非教师职业的人,常常也要扮演教师的角色。科技人员需要像教师那样,将自己的学术思想阐述清楚。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教师。公共关系人员、销售服务人同、思想政治工作者等等都应该具备循循善诱的才能,这种才能正是优秀教师的特质。因此,如何巧妙地利用譬喻来表达观点,说服对方,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
想出一个恰当而富有新意的譬喻一般是很难的。一些思想大师、优秀学者则往往能提出一些绝妙的譬喻。也许,是否善于想出好的譬喻,也是反映一个人的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在物理学中,磁力线、黑洞、麦克斯韦妖这样一些概念(也是譬喻)是多么扣人心弦啊!让我们大家都掀起“头脑风暴”(又一个譬喻),以迎接风暴过后的“科学的春天”!
原载《科普研究》1998年第1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