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绕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xgwzu 道行无喜退无忧,舒卷如云得自由。

博文

【转帖】近日施一公清华演讲对一个问题的回答

已有 2866 次阅读 2009-12-12 16:55 |个人分类:分享|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发信人:atgcy (成語|03), 信区:PKUdevelopment
标    题:今天施一公清华演讲对一个问题的回答
发信站:北大未名站 (2009年12月11日00:47:32 星期五),站内信件

[Dec.10.2009@清华主楼后厅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学生提问

        北大在1998年一百周年校庆时,当时的党委书记讲北大要在未来30-50年实现中国诺贝尔奖零的突破,我在想,中国诺贝尔奖零的突破一定是北大么?中国的科学研究为什么没有摘取诺贝尔奖?中国何时才能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施一公回答

        诺贝尔奖第一个会不会是在北大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北大校友里面一定会有诺贝尔奖。其实这点也是我自己内心一个很强烈的感觉。我觉得时过境迁,一个时代大学办学的方式,如果在时代发展后,不进行改革不进行改变的话,是会有后果的。我非常看好北大。在座的我知道大部分是清华人,但是我很看好北大。我觉得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奖,你让我判断的话,我觉得有可能,或者很可能出在北大,但是应该是北大校友。比如说,学化学的,谢晓亮,现在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做单分子生物物理的,我很看好他,我觉得他应该很有希望拿到这个,我觉得明年都有戏,应该很有希望。我觉得北大第一第二第三个得诺贝尔奖都有可能。因为北大理科很强,而且北大崇尚自由思想,崇尚独立精神,北大自由的风气,这个是科学创新的一个根本前提。在这儿呢,我觉得清华的优势也非常明显,我们的集体主义,我们的为国奉献,我们的一些奉献贡献付出,我们的一些时代精神,脚踏实地的精神,也是我们的优势,但是我觉得清华北大校风相比的话,差别很大。这个校风一定会有它的后果、结果。所以在这儿,尽管我自己是清华人,我也会清华理科的崛起,生命科学也好,理科也好,也会尽自己的努力,但我非常看好北大。我觉得大学不是一个追求千篇一律的地方,不是一个磨平棱角的地方,像我刚开始讲的,大学一定要容纳百川,一定要有不同的思想交汇,一定要有些激烈的争辩,但是呢是professional,并不是要记仇记恨。大学一定要百家齐放,大学里如果没有思想,没有思想的碰撞,没有学术的追求,没有自由的发挥的话,是做不好的。我对很多东西有些看法,我在生命科学学院新年座谈上说,评三好,评学校的标兵,评将来的新星,科研新星,未来之星等等,我都有这个看法。我觉得尤其在年轻阶段,千万不要求全,要求专。本科生阶段的这个全,有它的一个解释,我觉得不是做什么都四平八稳,大学不是一个popularity contest的地方,不是大家搞好关系,赢得关系分这样一个地方,大学恰恰是一个容纳不同观点,容纳不同思想,容纳异己的一个地方,这点北大做得非常好,我觉得北大应该是首屈一指的。这个可能说得有点远了。 

          至于中国人才的发展,与一流大学是不是接轨,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饶毅写了一个博客,说中国三十年后会有中国第一批本土培养的诺贝尔奖,这个也有一个前提,就是如果照现在这个发展趋势发展下去。如果你问我,现在已经做出来的科学成就中,在自然科学,有没有可能得诺贝尔奖,其它领域我不敢说,在大的生命科学领域,我个人观点认为,可能还挺玄的,应该是机会基本没有。大家应该意识到我们的差距。诺贝尔奖每年只发一次,今年化学奖给的也是生命科学,但是候选的不在几十,我觉得是上百,我觉得在生命科学至少应该有一百项这样的成果有可能得诺贝尔奖。大家不要忘了,这个可能里边,可能咱们国家排不上一项,这是我们的差距。在其它的学科我不知道。居安思危应该是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大家应该意识到,尽管经济在发展,老百姓生活也提高了,文化生活极大的丰富,咱们的很多东西都可以进入世界一流了,但在科研上,在世界一流大学上,我们的差距非常非常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206-278085.html

上一篇:【转帖】浙大化学系刘子阳教授课题组合成出最大碳笼金属富勒烯
下一篇:【转帖】浙大教授发现控制生物换壳的分子“开关”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1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