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驶向西双版纳途中云南景勐海县的真八角亭留影

已有 7611 次阅读 2007-6-2 22:13 |个人分类:摄影图片集锦(B)

驶向西双版纳途中云南景勐海县的真八角亭留影

 

黄安年文  2007年6月2

 

位于勐海县勐遮区景真乡境内小团山上的景真八角亭。建于傣历1063年(公元1701年),迄今已有三百年历史,相传是内地汉族和当地傣族的佛教信徒们仿照释迦牟尼的金帽式样而精心设计修造的。今年427日,我们在驶向西双版纳途中有机会来到这里参观,并且获准拍摄寺内和小僧的生活照片。

 

下面的文章是从网上下载的。

********************************************

 

(一)景真八角亭

   

  景真八角亭位于勐海县城西16公里南哈河畔的景真山上,此处的地理环境十分优美,左面临景真湖,右旁是宽敞的沥青路面的佛双公路,依山傍水,是一处少有的风水宝地。据景真地方史《传岗》记载,景真八角亭始建于傣历1063年(公历1701年,清康熙四十年),它是景真勐级(西双版纳傣族历史上的行政级别,相当于现在乡镇级)总佛寺内的一个重要建筑,由该佛寺的高僧添蚌叫主持建盖的。自景真八角亭建立300多年来,历经沧桑,在傣族人民的精心保护下,始终完好地屹立在祖国南疆的边陲,成为境内外各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群众心目中的瑰宝。先后被公布为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8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真八角亭是属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中的戒堂,傣语称为“窝苏”,即是佛爷诵经忏悔、开会议事的地方。

  景真八角亭通高20,底部直径10,亭基高5。亭子为砖木结构,呈八角形,亭身有31面,32个角。八角亭的偏厦,自下而上,逐层收缩,重叠而上,十分美观。屋面覆盖着鱼鳞般的琉璃瓦,屋脊安置着傣族艺人精心制作的陶质卷草花卉、宝塔,八个角顶则饰有金鸟、凤凰陶塑。边沿挂有铜铃,亭冠有一把金属制作的伞盖。室内有24面墙,墙壁印有各种金银粉漏版金水图案。东西南北各开有门,正门向东,呈拱形,上设佛龛,供有铜佛像。门前台阶两侧塑立着两头雄狮,木质亭梯两边雕塑着两条巨龙,栩栩如生。整座建筑造型独特精美,是傣族佛教建筑中的精品。

http://www.yunnaninfo.com/yunnan/banna/scenery_jingzhengbajiao.htm

 

 

(二)

 景真八角亭,是西双版纳的重要文物之一。位于勐海县景真地方,距县城14公里。因这座亭子在景真地方,人们通常称它为景真八角亭。八角亭东南面是流沙河,河上有一座小桥,著名的《葫芦信》悲剧,就发生在那里。八角亭西边是碧波潋滟的景真湖,《召树屯》故事里的孔雀公主楠木诺娜7姐妹,传说就在那个湖里洗澡,遇上王子召树屯的。

  八角亭是一座佛教建筑物,是景真地区中心佛寺“瓦拉扎滩”的一个组成部分。据傣文景真史书《博岗》记载,它是由僧人厅蚌叫主持修建的,修建中得到“贺勐丽”(意即内地汉人)的帮助,是傣汉两个民族共同劳动的结晶。这座亭子建于傣历1063年(公元1701年),已有280余年的历史。

  亭子为砖木结构,呈八角形,亭身有31个面,32个角,每个角都盖着缅瓦,每层屋脊上都有着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陶制品,墙壁刷有金粉,印有各种图案和动物,还嵌镶各种形状的玻璃镜,在艳阳照射下,闪闪发光。八个亭角偏厦,自下而上,层层收缩,重叠美观,直到顶端,错落有致,结构精密,别具一格。亭顶边沿挂有铜铃。

  相传,这座八角亭是佛教徙们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而仿照他戴的金丝台帽“卡钟罕”建筑的。在古代,它是个议事亭,在傣历每月1530两日,景真地区的佛爷集中亭内,听高僧授经和商定宗教重大活动,也是处理日常重大事务的场所,同时也是和尚晋升为佛爷的场所。在八角亭北边大约两里路的山顶,高耸着一座佛塔,与八角亭遥遥相对。

  据历史记载,八角亭在傣历1214年(公元1852年)时,因战争遭到破坏,后来重修过,“文化大革命”中又遭到严重破坏,1981年,国家拨款重修。

http://www.tourernet.com/jmlxs/lyjd/lyjd30.htm

 

 

(三)

景真八角亭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离景洪城将近70公里,距离勐海县城有16公里。景真八角亭是景真地共中心佛寺“瓦拉扎滩”的一个组成部分。八角亭最初建于1701年,也就是傣历1063年,距今已有将近300年的历史了,现有的是1981年重新修建的。

 

  八角亭是砖木结构,呈八角形,高22,亭子基座长和宽都是8.25,亭身四面开门,有16根立柱,31个面,32个角,每个角都盖着平瓦,每层屋脊上都有各种人物、动物和花卉图案,还镶有各种形状的彩色玻璃。据说,这座八角亭是当地的佛教徒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摹仿佛祖的金丝台帽“卡钟罕”而建造的。

 

  相传,这座八角亭是佛教徒们为纪念佛祖释迎牟尼,而仿照 他戴的金丝台帽“卡钟罕”建筑的。在古代,它是个议事亭,在傣历每月1530两日,景真地区的佛爷集中亭内,听高僧授经和商定宗教重大活动,也是处理日常重大事务的场所,同时也是和尚晋升为佛爷的场所。在八角亭北边大约两里路的山顶,高耸着一座佛塔,与八角亭遥遥相对。

 

  据历史记载,八角亭在傣历1214(公元1852)时,因战争遭到破坏,后来重修过,“文化大革命”中又遭到严重破坏,1981年,国家拨款重修。八角亭又以它婀娜的姿态,屹立于流沙河畔。在景真佛寺与八角亭之间,有棵巨大古老的菩提树,挺拔的树干几个人才能合抱

http://www.hiyunnan.com/sites/st/jingdianshow.aspx?ID=100193

 

 

(四)景真八角亭

 

坐落在勐海县勐遮乡景真村旁的一座圆形的山丘顶上,距县城仅16公里,是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重要文物古迹。这座佛亭呈八角之状,屹立于昔日勐景真王宫之旁,人们依其形状和所在地称之为景真八角亭。当地傣族称为“波苏景真”。“波苏”意为莲花之顶冠,“波苏景真”意为景真莲花顶冠佛亭。

 

这座形呈八角的佛亭,属砖木结构建筑。亭高21,亭基高约5,有31个面,32个角。墙面上有象、狮、虎、牛、马等动物的浮雕,颇像由31幅浮雕画板组成的画廊。亭基之上的亭室宽6,高2.5,室内有24面墙壁,墙上用金粉绘有许多图案。

 

亭室设有东、南、西、北四道门,门面上也绘有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正门呈拱形,拱门上方设有卷龛,供奉铜质佛像一尊,两扇用红椿板制作的大门上,分别雕有傣式太阳花和双龙绞尾图案。门前有一木梯与石阶相连,两侧各立着一头雄狮和一条神龙。雄狮张牙舞爪,巨龙摇头摆尾,龙与狮的形态栩栩如生。亭子的外墙上镶嵌着镜子和彩色玻璃,不时闪耀着奇光异彩,使八角亭显得更加瑰丽。八角亭的亭阁呈八角状,所有的角都由人字形的屋宇组成。屋宇共有十层,呈台阶形状,越往上越小。屋面覆盖着精制的鱼鳞形琉璃片瓦,屋上装置着傣族艺人精心制作的陶质花卉、宝塔。八个亭角上都塑有金鸡、凤凰,风檐板间雕刻着色彩鲜艳的异卉奇葩。亭顶上有一把铝质莲花华盖,华盖之上有一铁质风铃长杆。楼阁上挂有无数风铃,不时传出隐隐之声。

 

景真八角亭建于何时,民间传说不一。据景真的傣文史书记载,八角亭所在的这座山丘叫做“灰剁”,是一窝有“宝”的土蜂筑巢之地。“灰剁”,上的景真中心佛寺修建于傣历1063年(公元1701年)。作为这座佛寺的“波苏”,也与佛寺同期修建。此亭距今已有200多年,傣族文史还记载说:“景真八亭,系佛教高僧厅蚌叫所建。”厅蚌叫曾到境外拔亮大佛寺深造,被西双版纳召片领(宣慰史)封为“松淄拉鲊祜麻哈碾扎瓦锡腊班亚厅。”这位当时名望极高的僧人,是景真佛寺的第三代主持。为修建景真八亭,厅蚌曾派人到泰国、缅甸参观考察,并聘请一位当地人称为“贺勐缅”(直译为普洱汉人)的汉族匠人作技术指导,动工修建。这座佛亭结构巧妙,工艺精细独特。它是傣汉两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景真八角亭,造形美观,结构与内地的亭塔截然不同。八角亭以它婀娜的丰姿,屹立在流沙河畔。亭与四周傣家村寨相连,风光优美,早已成为游客向往的一个重要景点。

 

 

八角亭是典型的西双版纳佛教建筑,它吸收了东南亚建筑风格,又具有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根据,八角亭的8个角,是代表帕召身边的8个“麻哈厅”(高僧);亭上的4道门是表示佛教传播4方。

八角亭始建于傣历1063年(公元1701年),傣历1214年(公元1852年)在战争中被破坏。19814月照原型修复。亭高21公尺,底部直径10公尺,亭基高5公尺,建在一座小山顶上。传说,这个小山是土蜂衔泥堆成的。八角亭是由1210公尺的栋梁托着10层别致的八角状的楼阁。在各层屋面上覆盖着鱼鳞状的精制缅瓦,楼阁依层次渐小,直到48公尺长的轴柱顶梁。术顶端有一把铅制伞盖,楼阁内雕龙画栋,镶有傣族艺人精制的陶制花卉、宝塔、公鸡等。楼阁上挂有铜铃数十个,在微风中叮当作响。

http://baike.baidu.com/view/183249.htm

 

 

(五)景真八角亭

来自:  2006828

 

 景真八角亭位于勐海县勐遮区景真乡境内的小团山上。四周傣寨相连,茶园翠绿,风景秀丽。

  八角亭建于傣历1063年(公元1701年),相传是内地汉族和当地傣族的佛教信徒们仿照释迦牟尼的金帽式样而精心设计修造的。亭高15.42,底直径10,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亭身分8个大面,31个小面,交成32个角。24面墙壁构成亭室,室内供有一尊释迦牟尼铜像。亭顶插着一根挂有铜铃的银伞,与下层八角椽上的铜铃一起随风摇动,叮作响。亭的内部墙壁上,有金粉印绘的各种花卉、动物图案,并安装有各色镜子。亭的中部是八角楼阁,八个角又分类十层,由下而上,层层重叠收缩,直至顶端,结构精巧,别具一格。这是傣族人民文化交流的象征。19881月,八角亭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admin)

 

附图15幅均为我们即时所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2748.html

上一篇:云南国道上的看到的景观
下一篇:学位答辩农忙季节的烦恼——兼谈学位答辩时间的行政规定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