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位答辩农忙季节的烦恼
——兼谈学位答辩时间的行政规定
黄安年文
学问答辩的时间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是由教育部代管的学位委员会决定的,这种规定据说又和一年一度的就业分配制度相关联的。所以是一种适应行政管理工作需要的规定,而不是依据成熟一个答辩一个的实际需要规定的。
鉴于涉及上级审批单位批准学位的时间,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所以一般高校都有一年一度(个别学校两次)的答辩时限。院校按照最后期限往往集中安排在五月下旬六月中上旬。由于答辩启动程序的复杂性,例如学校研究生处同意答辩申请的签字,启动约请评议人和答辩委员会的时间,以及确定答辩时间,这就更加集中在五月底六月中这二三周时间了。在以往研究生的单个培养,这种规定时间倒勉强可以接受,现在研究生大跃进,批量生产则肯定把学校、院系、导师、答辩委员会成员忙得不可开交,出现了学位答辩的“农忙季节”(钟敬文先生语)
圈内根据可靠人士提供的信息提到,今年仅仅北师大历史学院申请答辩的硕士学位就有一百多,博士学位几十人,还有委托答辩等数十人,集中在那些人数不多的导师头上,仅仅安排答辩次数有的往往一天有两场,如果看一人一篇学位论文有几万到十几万字,看一遍就要花约摸两天时间,导师和答辩委员熟悉的学位论文题目还好说,不熟悉的可想而知了,在这种情况下走过场的答辩,拆烂污的论文评语随处可见。客观地说,时间的集中迫使答辩程序尤其是仔细阅读论文的时间少之又少,于是偷懒的办法应运而生,例如只看前言后语及目录就写下不痛不痒措词雷同的评语。
再举两个发生在某名牌大学的事例。博士学位答辩在即,已经请好答辩委员,但是导师居然还没有看学位论文,这位仁兄要求申请答辩的学生将论文放在他在系里的邮箱里,后来知道他根本没有去拿,而人却到了外地,电话追问下,回答竟是:钥匙丢了(在北师大这种邮箱钥匙丢了一把,系里还是有把备用的),所以没有拿,要求学生将论文的提要用电子邮件发给他。试想导师不在场怎么答辩,即使按时答辩,导师只看提要居然答辩也能举行,这样的导师够格吗?还有一件事是某名牌高校邀请一位教授出任答辩委员会主任,计划安排一个上午答辩五位博士学位候选人,可见时间紧张到何等地步。一个上午即使按照5个小时连续作战中间不休息,每个人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本人陈述以15分钟计算,每个答辩委员发言提问5分钟计算为25分钟,答辩时间为15分钟计算,评议和宣读答辩委员会意见为5分钟,加在一起总共刚刚60分钟,而这种安排显然是百折不扣的走过场。
依笔者之见,问题出在答辩时间不是根据实际需要来规定的,而是依照行政管理的需求来规定的。如果取消这种划一规定,改为成熟一个、准备好了一个,答辩一个,成熟一批审一批,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我们是要按照实际情况办事呢,还是按照走过场的办法继续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