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反思科学为何如此艰难?

已有 3279 次阅读 2009-11-21 22:56 |个人分类:科學哲學|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哲学, 科学, 科学哲学, 科学主义, 后现代主义

《利维坦与空气泵》:反思科学为何如此艰难?

2008年8月11日 10:58

来源:东方网 作者:蒋劲松

  提起近代实验科学,人们常常推崇其中立、客观,强调其独立于社会政治、民族文化,总而言之具有“普世价值”。国人惋惜实验科学传统未能 在中国产生,甚至有人因此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而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第三世界国家(包括国内),揭示科学的相对性、地方性的学者都往往被扣 上“反科学”的帽子。其实,科学哲学、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新发现,早已对此朴素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例如,夏平与谢弗的《利维坦与空气泵:霍布斯、 玻意耳与实验生活》,重新审视霍布斯与玻意耳围绕空气泵实验争论的著名公案,用大量史料说明近代实验科学传统的形成与特定的社会政治关系紧密相关。

  《利维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霍布斯的政治学名作,而空气泵则是当年最有影响的科学实验仪器,二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围绕科 学实验是否可以作为可靠的知识来源,作为科学的基础,当年霍布斯与玻意耳进行了长期的激烈论战。不仅在《利维坦》中有相当的篇幅涉及这一论战,而且,值得 注意的是这场论战的核心居然正是政治学的内容。后来实验科学成为主流,在科学内部霍布斯的质疑被彻底清除,科学史中就少有人提及霍布斯了。夏平与谢弗这一 工作的意义就在于,从“佯装的局外人立场”,跳出长期流行的刻板观点,从这场看似对错立判的争论中重新解读实验科学的社会建构。

  玻意耳主张事实是相对确定的,而因果机制的理论分析则有较大的探讨空间。他认为,科学实验的意义在于借助实验设备,通过人为的努 力,制造出为科学共同体所认可的确定事实。从科学实验出发,可以确保科学研究拥有可靠的基础,科学知识的生产在公共空间中进行,基于实验事实的研究可以提 供一种优雅的、建设性的对话模式,可以提供一种合乎理性的公共秩序。

  

而霍布斯却认为,科学实验并不能为知识提供可靠的基础,科学知识应该能够阐明因果关系,而实验事实本身并不能解释因果关系。科学更 应该利用那些人人可见的明显事实,而不应该依赖于少数人在实验室里利用复杂的仪器设备才能制造出来的实验结果。所有的实验,都带有一套镶嵌在仪器的实际建 造以及运作上的理论假说。这些假说无论是在原理上,还是在操作上始终都是可以挑战的。科学实验的空间只向特定的人群开放,并不是玻意耳所标榜的那样开放的 公共空间。

  他们的分歧源于对知识本质的不同理解。霍布斯关注的是建立像几何学那样可靠的知识,所以他更关注研究自然所使用的概念是否混乱,是 否自相矛盾。科学实验之多不过是制造了一些现象,丰富了“自然史”而已。自然哲学(科学)需要的是人人不得不同意的必然性,在霍布斯看来这是实验所不能提 供的。

  玻意耳关注的是实验可以提供一种摆脱自然哲学中那些没完没了的形而上学争论的运作程序,所以他不在乎实验提供的事实是否真的可以解 决传统的问题。空气泵并不能彻底解决漏气问题,对他来说甚至于反而是件好事,这样他可以回避掉能否制造真正的“真空”的问题。在他看来,自然科学中本来就 不可能达到数学那样的确定性。科学实验经由科学共同体的集体确认,经由重复实验的制度规定,超越个人经验的不可靠,而保证事实的确定性。


夏平和谢弗用细致 的研究证明,科学知识的合法性与可靠性,依赖于这种从个体的经验走向共同体的集体认知的制度,而这种制度之所以能获得认可,又与英国复辟时期的政治需要密不可分的。所以,虽然玻意耳最后战胜了霍布斯,科学实验传统得以确立为知识生产的主流模式,但是霍布斯对于实验科学知识的性质认识却更为正确。我们用以制 造科学知识的生活形式,与我们处置国家事务的方式紧密联系。这实际上就解释了为何反思科学为什么如此艰难?因为,“对科学抱持怀疑,等于质疑我们社会的构 造。难怪科学知识不易探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4810-272846.html

上一篇:《希望的收获》:我们正以无数方式毁灭地球【轉】
下一篇:讀書卡片3:聖人如何對待某些人
收藏 IP: .*| 热度|

7 陈儒军 王德华 曹聪 丛远新 iwesun FloatingRose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