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灾难与读书或创造

已有 3792 次阅读 2008-5-22 15:28 |个人分类:编作交流场|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地震, 灾难, 灾难, 创造

前些天的报道,有一则感动了我。说得是一个学生,被困时,感觉恐惧,只好以读书来消磨时间,终于等到了救援,脱离了危险。

     32年前的大地震,我曾经自己以为没有受到影响。现在看来,那是不确切的。在地震过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新课本没有按时来到。老师就从学校图书室里找书对付,他找到的是小说,就朗读小说。那些现在看来水平一般的小说,当时的确令人着迷。那时的课堂秩序好得出奇,没有了前后桌的打闹,没有了同桌的交头接耳。有的只是下课后的交流和赞叹。那种流畅的叙述方式,那些优美的词汇和段落,虽然无法全部记住,也在心灵的底片上保留了优美的图像。

学生,可以在那样的时候选择读书,排解恐惧的感觉;作者,自然也可以在灾难来临,无法逃跑时选择创作。我目前,最长的文章是非典期间起草和修改的。这样的联想似乎不恰当——牛顿在瘟疫流行期间回乡躲避时,酝酿了万有引力思想。也许,那个神奇的苹果传说虚构的成分比较多,可是由于无法外出活动,促成了他的深入的科学思考是有道理的。此前,我曾经不无讽刺地说蒋家父子为柏杨先生提供了便利条件——让他在监狱里写作。至于政治家,从监狱里得到新生或者资本的不在少数,可以开列长长的名单。监狱往往是他们提高威望的好去处,只要不变节,不死亡。

其实,在监狱中写作的柏杨何只他一个,列宁、车氏、欧·亨利等都曾在监狱中写作。外在的不自由,或许为内在的思想自由,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契机。这样的身体监狱成了思想的自由天堂。这是囚禁者和被囚禁者都没有预料到的吧。真想进入监狱的不多,可是诞生于或者酝酿于监狱的杰作不少。

从这样的结果看,灾难不都是坏事。假如灾难只是限制了自由或者知识威胁了生命而没有夺取它们的话,就可以向反面转换了。这样的时候,灾难成了营养品,成了成全人类智慧的补品。

灾难,在度过之时,的确煎熬。

灾难,在过去之后,就是财富。

所以,无须歌颂灾难,制造灾难,躲避灾难,只需面对灾难、战胜灾难、思考灾难。

这样,灾难就不仅是灾难。它们带来的就不仅是悲伤、痛苦,还可以是升华、跨越。

由此,大灾难,可以意味着大跨越,大进步。因为只要度过、战胜了大灾难,就显示出了大勇气和大智慧。

从这个意义上讲,苍天的嫉妒何必计较,自然的灾难无须畏惧。退却解决不了问题,迎上前去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征服巨大灾难的,必然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战胜巨大灾难的民族,必然是已经或者正在崛起的民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5-26305.html

上一篇:《山鬼》探幽
下一篇:柳 教 授(小小说)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