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品味

已有 2507 次阅读 2024-7-9 07:17 |个人分类:思维秀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品味有高低、美丑、香臭之分,科学家、工程师、文字工作者、体力劳动者大多如此。

      品味与趣味有关,又有差异。比如,一个文字工作者喜欢品茶、论道,看上去有些趣味。可是,如果他连打入家门的恶人也不敢得罪,还要和他们一起品茗、论道,其做人的品味怎么也高不了。一个人手腕上是价值数万的名牌手表,却不守时,手表不但体现不出来其高品味,反而具有了对其主人的讽刺意味。手表的功能首先是计时和报时,次要的功能是装饰与美化手腕。

      科学家的追求,不仅是公式、定理、规律的发现,不仅是论文、专著的及时发表和完善,对于科学之美应有感悟、有意见、有看法,这也是自身品味的体现之一。如果一个首席、主任,挂在嘴边的是技术级别、津贴、补助,那这个人的品味及时高叶高不到哪里去。还有,一个具备了一定成就的科、工、文、体从业者,言谈举止中的傲慢与谦逊、大度与小气,宽容与刻薄,也无不体现了从业者的品味。即使是一个烟叶的瘾君子,也有高低之别。撇开瘾的高低、类别不说,一个对某事上瘾的人,是独自或和哥们儿闺蜜一起默默地过瘾,还是咋咋呼呼、大张旗鼓、目中无人地过瘾,甚至强拉别人“就范”,也是一个人品味高低的显现。

     对于山野中默默开放的野百合花,是欣赏、拍照,还是挖掘回家,移至华堂,独占其美,也显现了行为人的品味的高低。植物、鸟与虫,或外形美丽、或鸣叫的声音婉转清脆,是油画、素描美禽( 一如梵高、一如徐悲鸿))、录制虫鸣之天籁(一如班得瑞)?珍惜的植物、飞禽等已经收到法律保护,那些喜欢独占(各种美妙)的人,一旦伸出不干净的手,就不仅是品味太低,还触越过了法律的红线。

     近日看到两个反面的案例,一个八零后、一个准八零后,他们的科研、公关能力,都比较强,曾经得到所在单位重用,可是极度的贪婪,在占据一定官位之后,受贿、索贿、吃回扣,尽管绞尽脑汁、自以为得计,还是露出了马脚,献出了原型,尽管“进去”之后,“忏悔真诚”“文笔动人”,已经谈不上什么从业者的品味、高品位了。

     在一间办公室里,每天上班的第一个半小时,“破冰”交流生活感受、趣闻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如果“与谈”主导者,多半时间在抱怨、在指责,与谈者无不随声附和,那么这间办公室里的人们,品味不可能高。即使比较高,也高不到哪里去。一个(地位)高人,遇到更高的人,是不卑不亢,还是露出极端谄媚的眼神。这眼神还成了永恒,收录到作者的专著彩插中,这就看不出多高的品味了。同时,一个看上去颇为庄重的人,在路遇地位较低、举止不拘小节的人之后,是恶语训斥、严厉惩罚,还是和颜悦色、轻描淡写地纠正 “小节”?有一个古人的例子,有位冯氏将军,空闲时喜欢在大树下静坐。同僚中,功劳并不如他的人,却高谈阔论、论功摆好。同为将军,品味高低可以区别开来了。仍然是 “利用大树”,有的是乘凉,有的是作为自己的替身。《天仙配》里的老槐荫树,实际上是七仙女的替身。有的人以大树为替身,惩罚遇见自己没有敬礼的战士面朝大树敬礼100次。这个惩罚者的品味高低,明眼人一看即指。大树无言,“品味”却高于那个发令敬礼百次者。小战士因为胆怯或者害羞,没有敬礼,不止于受到那样的惩罚。

    做事,需要方法。有方法,也有方法论。

    这样的方法论,也许不是哲学、科学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为了做成某事,有些方法可以采用、有些话可以说,有些方法、话语不可以采用、出口。用"下三滥”来形容一个人的方法,似乎有些过分,可是看起为人、处事、谋取利益的方法,的确是太龌龊了。人们熟悉的著名同学“李斯与韩非子”“庞涓孙膑”“张毅与苏秦”等等都是聪明人,都是有想法的人,品味的高低,差别挺大的。

    趋利避害,人之天性。适可而止者,品味不会太低。但时时、事事都要猎取更多的利益,动不动就以邻为壑、嫁祸于人,虽然得到了与其贡献极不匹配的好处,天长日久了,人们对其做人品味的高低是有判断的。

     一个测绘工作者,数学都不会太差。计算和算计,虽然只是文字顺序的不同,包含的意思有差异。正常的计算和处心积虑的算计,也是品味高低的体现。说话坚决不吃亏、办事坚决不吃亏的人,天长日久了,还会不会有真心的朋友?恐怕还是口是心非、满嘴谎话的朋友多一些。

    成年人的品味相对稳定,改变起来比较难。“臭味”“香味”相投的人,更容易接近,一拍即合。品味香的人,散发的气味是芬芳;品味臭的,相反——散发的是“异味”。嗅觉,不会骗人;鼻子不会骗人。嘴巴可能会,耳朵也可能会。

    人,有时候可以和植物类比。在原野中,香臭花草各有其爱者;在人群中,品味的高低、美丑、香臭,各有其知音、各有其欣赏者。

     如何选择,取决于选择者的品味和趣味。

                                                    ( 2024-07-09  5:30——7:1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5-1441443.html

上一篇:出发
下一篇:科学家的理想与理想的科学家
收藏 IP: 117.133.68.*| 热度|

14 杨卫东 冯兆东 高宏 郑永军 宁利中 孙南屏 杨正瓴 郭战胜 王涛 武夷山 崔锦华 魏焱明 刘全慧 谢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