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念好科研合作这本难念的经【已发表】 精选

已有 12663 次阅读 2009-7-7 19:54 |个人分类:科研教育|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已发表于《科学新闻》双周刊2009年第13期)

        在科研中总会有人找上门来谈合作。提出合作方常常“封官许愿”说只要你用少量时间提供或测试样品,就给你第二作者,“至少能发Science”。你脸上浮现出微笑,心想又有一篇文章“进账”了……


        且慢产生幻觉!Kathy Barker在At the Helm: A Laboratory Navigator中写道:“好的合作是科研中最令人享受的收获之一,但坏的合作是令人困惑的、浪费时间的,甚至令人不时感到彻头彻尾的痛苦。”

        令人困惑的、浪费时间的?

        导师出去开会,逢人便谈合作,一拍即合。你不知道他们是“拍脑袋”说着玩玩的还是严肃认真的,屁颠儿屁颠儿地合成了无数样品四处分发,或者给对方测试了大量样品、提供了数据。可是付出时间和劳动后,不知怎么就没有下文了。对方不主动沟通,你也不能找对方“讨债”,难受不难受?

        彻头彻尾的痛苦?

        你开发了新材料,发现有优异性能,正准备详细研究。别人求你提供样品,你毫无保留地给出未报道的样品和数据。对方急吼吼地作了后续实验,从他们的角度写了文章,准备“抢跑”。你找对方理论:“样品是我发明的,优异性能是我发现的,凭什么你们的文章先发?”对方说:“你只是‘提供’了一个样品。我到超市里去买一个样品,也要挂超市的名字吗?如果你同意我们投稿,名字还在;如果不同意,名字去掉!”

        别人合成了新材料,见你的实验室有专门仪器,便恳求你给他测试性能。你惊喜地观测到从未报道的奇特现象,做着发Science的黄粱美梦。合作方拿到数据后,在第三方的仪器上证实了这种现象并得到更精确的数据。结果第三方写了论文,你的名字不在上面。你愤愤不平地找他们理论道:“现象是我首先发现的,为什么没有我名字?”第三方却说:“这篇文章里哪个数据是你的?我们用自己的数据写文章,还要你同意吗?”

        不愉快的合作发生后,困惑和痛苦都无济于事。各方都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描述“事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没有哪个学术道德法庭能去评理。就算世间有学术法官也“清官难断家务事”,于是就产生Kathy Barker所说的“被欺骗、被伤害”的感觉。更多时候,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了。其实,问题的症结在于这些合作都没有按照规范来。

        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会编写的Making the Right Moves第十二章提到在合作前就要讲清楚合作目的、研究范围、合作双方的期望、合作“产品”的形式、具体分工和时间期限是什么。要商量好署名,包括谁是第一作者,甚至要以书面约定的形式记录下来。

        奇怪,合作还没有进行就要谈“分赃”了,这庸俗吗?脸皮拉得下来吗?美国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On Being A Scientist写道:“最好在研究开展的最早期就坦诚、公开地讨论如何分享功劳,这样能防止以后的麻烦。最好的做法是对所有合作者讲清楚署名标准。”

        不说清楚分工会导致“一笔糊涂账”。导师叫两个学生合作实现一个点子,“先做了再说”,结果不是两个学生大眼瞪小眼不知该干什么,就是狐疑这篇文章算谁的。再比如有的研究者叫别人给他合成样品,然后“发包”给第三方测试,却不说清楚谁当“操盘手”。结果要么谁都不整理文章,要么各方都认为自己作了重要贡献,抢着要写文章。

        科研合作不但要坦诚和公开,更要有礼节,不要“越界”。科研有“界”吗?当然有啊。比如发起合作方是一直作某课题的,他想出了点子、发明了样品,请你作辅助性测试。你怎能未经同意,从自己的角度写文章,把别人的首创发明“包”进去呢?又怎能自作主张,拿别人未报道的样品做自己想出来的“兴趣题”,抢先发表“自己的结果”呢?

        说到底,很多合作问题是人品问题。Making the Right Moves一书谈到好的合作者有几个特征:(1)诚实:事先说清困难和条件,虽然这些信息可能把对方吓跑;(2)开放:和合作者保持联系,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3)公平:谁的功劳就给谁,不抢功;(4)勤奋:合作时全力以赴;(5)尊重:感激合作者的贡献,不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贡献最大;(6)可靠:按时递交承诺的“产品”。

        随着学科交叉化、分工细化和国际交流频繁化,课题组内部、课题组之间和国际合作不可避免,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必然越来越多。我认为与其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中记住血的教训,还不如强化对科研合作规范的认知和执行。“防患于未然”,只有加强规范、注重礼节,才能把科研合作这本难念的经念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242359.html

上一篇:关于文章署名的读者来信和回答
下一篇:怎样提高英语科技写作能力
收藏 IP: 61.171.117.*| 热度|

22 刘全慧 徐磊 余世锋 郭向云 孙学军 王号 梁建华 戴小华 周春雷 陈国文 刘强 杨轩 蒋淑霞 刘凡丰 刘颖彪 祁昌实 李晓光 王立 宋敦江 zhenmafudan hypersurface xyqin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