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文献的著录错误为什么会重复?
武夷山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电气工程教授M. V. Simkin等学者在《科学计量学》杂志2005年62卷3期发表论文,题目是“引用失误的随机模型”。引用失误指的是作者在列举参考文献时犯的错误,比如将被引文献作者的名字抄错,将被引文献的年卷期或页码弄错,在被引文献的标题或发表此文献的刊物名称上有拼写错误,等等。他们按照引用失误的重复次数排序,结果发现:引用失误的重复次数随排序的分布遵从齐普夫定律。
齐普夫定律是美国学者G.K.齐普夫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词频分布定律。它可以表述为:如果把一篇较长文章中每个词出现的频次统计起来,按照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的递减顺序排列,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即频次最高的词等级为1,频次次之的等级为2,……,频次最小的词等级为D。若用f表示频次,r表示等级序号,则有fr=C(C为常数)。人们称该式为齐普夫定律。(http://baike.baidu.com/view/40606.html?fromTaglist)
换句话说,同一种引用失误的出现频率同单词的出现频率类似。这就很奇怪了,因为大家写文章总要使用共同的单词,如“The”,但不同的作者不应该犯同样的引用错误。你将人家名字抄错了,我将页码弄错了,这两桩错误是没有相互关联的随机事件。怎么会出现齐普夫分布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很多作者根本就没有好好读过自己所引用的参考文献,而是把人家的参考文献上的某些篇目复制下来,作为自己的参考文献。于是,只要被抄的文献原先就存在著录错误,就谬种流传,一直错下去了。某篇时髦文献被多次转抄,某种引用错误的重复次数就很高。
不读文献而抄人家的参考文献,这还不能算是科研不端行为,但肯定属于不严肃、不应该的行为。从这类行为滑到不端行为,其间的距离其实并不大。科研工作者,要警惕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