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教化不是万能的,不教化是万万不能的

已有 6093 次阅读 2009-2-15 07:34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化不是万能的,不教化是万万不能的

武夷山

 

David S. Landes著、门洪华等翻译的《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2001)第236页说:

比较一下16世纪左右新教与天主教对赌博的态度。二者都谴责赌博,但天主教徒是因为一个人也许会失败而谴责赌博,理智的人不应赌博而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幸福;新教徒则是因为一个人也许会赢而谴责赌博,因为这样对人性有害。

博主:我不知道这两种劝诫方式的实际效果哪一种更好,但我佩服新教徒的方式。他们觉得,赌博而赢钱,就意味着不劳而获是可能的,于是,人们会希冀继续不劳而获下去。起了这种心思,“良心就大大地坏了”,对人性有害了。

由此我想到教化问题。中国自古讲教化,但是,教化的效果似乎一直不理想,现在,可能是教化效果最差的时期之一。君不见,中央大力反腐倡廉,腐败者仍旧“前仆后继”。教化效果差,可能有很多原因,这里只说主要关系到下一代教化的四条:

1、               教化者不起带头作用。

我亲眼见过给我们年轻人作思想教育报告时,讲的是一套一套的领导,自己因为升迁

目标未达成而气出病来的。我也见过在退休前多少还算是克己奉公的领导,一退休就与其继任者斤斤计较到不可理喻的地步的。更别谈像小说及电影《芙蓉镇》里的李国香书记这样的,说别人生活作风有问题,自己却与流氓人物王秋赦姘居(所谓“姘居”,是按照当时的衡量标准而言的)。这样的人总要被看穿的,看穿之后,谁还听他的?家长自己抽烟,又不许长大的孩子抽烟,那是难上加难的。

2、               应该是教化者的人却是非颠倒,以假为真。

比如,观摩教学课的本来目的,是让不怎么有经验的老师看看有经验的老师是怎么上

课的,那么,被观摩的老师如常讲课就是了。普遍的现实情况是,观摩课变成了演戏,事先要排练的。蒋高明老师的一篇博文“造句的故事”对这样的观摩课有栩栩如生的回忆。(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554)我相信,很多家长都听孩子说过类似的故事,比如,老师说:“上大课那天,每人都要把手举得高高的!平时学习不好的也要举手,你不会回答也没关系,不用怕,我反正不会叫你的。”就这样,校长、教师都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他们说:我们去外校听课时,人家也是这样的啊),原先凭直觉就认为这样做不对的孩子,也只好听老师的话而演戏。就这样,点点滴滴的,他们习惯了、学会了为了“集体利益”而作假。再后来,为了个人利益而作假这一步是不难迈出去的。那么,以后他们一步步地作弊、作假、贪污、受贿,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3、               教化者不懂行为科学。

即使教化者以身作则而不是以身作贼,即使社会的价值观信号都是明确、正面的,但

若不善于教化,也难以获得好的结果,因为时代变了。比如,我们小时候没有电脑游戏,孩子们较易养成爱读书的习惯。现在我们处于有多种选择的时代,靠强迫命令来禁止孩子玩电脑游戏是难以奏效的,最好的办法是吸引他们对书籍(或家长认为比电脑游戏好的其他东西)感兴趣。书籍“先入为主”后,电脑游戏这个“喧宾”要想“夺主”也没那么容易。吴渝老师在引导孩子嗜书方面有很高明的经验,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3485)。

4、               主流媒体未起到宣传主流价值观的作用。

仍以赌博为例,其实,买彩票与赌博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异,赢了钱,都属于不劳而

获,只不过,赌博也许还需要牌技,彩票中奖就靠运气了。如果官方还想宣传“劳动致富光荣、不劳而获可耻”这种主流价值观的话,主流媒体对于彩票中大奖这类消息应如何报道呢?应该是:不报,少报,“弱”报。事实如何呢?大家自己看看,主流媒体是怎么报道彩票大奖的消息的,是怎么为促销彩票而制作节目的。如果媒体的理由是:彩票收入是进国库的,所以宣传彩票是合理的,那么,校长们当然也可以说:评估结果是关系到我们全校师生利益的,因此为获得优秀的评估结果而造假是正当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15094.html

上一篇:外国学者论“欲速则不达”(外二则)
下一篇:英汉词典查不到 (之十)
收藏 IP: .*| 热度|

18 周可真 李侠 李飞 黎在珣 鲍得海 青水洋 刘进平 胡业生 俞立平 钟炳 杨秀海 陈国文 迟菲 ligang168168 angewchem yinglu zhouzhh scnlong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1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