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读了一些书,除了数学物理学的书外,比较有印象的是这四本:《李国文说唐》、《中国景色》、《预知社会》和《我的千岁寒》
《李国文说唐》
http://www.amazon.cn/dp/bkbk616812#
《李国文说唐》的作者是李国文,这是废话,呵呵。在这本书里,李国文“别有用心”地八卦唐朝和唐朝人物,基本上是文史哲政治一锅端。
这是搜狐读书的评论文章:李国文:《李国文说唐》(试读)
这是新浪读书里部分文章:《李国文说唐》
李国文显然是在借古讽今,比如在《唐朝的谎话政治》中举唐僖宗年代蝗灾的例子,蝗灾时,京城市长上书说,京城周边的蝗虫不吃庄稼,在荆棘上抱着死去,满朝文武弹冠相庆。政治做到这个份上,也够可以的,撒谎者和弹冠相庆者都只能用无耻来形容。当然,谎言政治从来没有退出过中国的舞台,官对官,官对民,从来没有停止过撒谎。比如去年某人在年初国际油价上涨时发表言论说:中国油价要同国际接轨;结果半年后国际油价下跌,人民群众要求接轨时,还是这位专家又说:中国油价还不能和国际接轨。如此荒唐的自打其脸,用李国文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中国人,好说谎者多,好拍马屁者更多,而中国的最高当局,好听信谎言者多,好被人拍马屁者更多。”
李国文还总结道:“当撒谎成为做皇帝的和做臣下的对话方式时,那必然催生下列非说谎不可的状况:一、撒谎的比不撒谎的能捞到好处;二、撒大谎的比撒小谎的能得到更大的便宜;三、能瞒天过海、滴水不漏、胡吹海唠、天花乱坠地撒谎,并且做到脸不红心不跳,面不改色者,能把皇帝老子骗得鬼迷心窍、深信不疑、引为心腹、以作依靠者,那就达到撒谎的最高境界。”我认为他总结得很精辟。
李国文进而对中国知识分子画了几个素描。在《锦瑟无端五十弦》中,李国文引李商隐的故事和当时的党争,来说中国知识分子的德行和党同伐异:“文坛文坛,其实没有这个坛,只有大大小小的文学圈子。这种或暂时的,或长远的,或松散的,或紧密的文人集群,与黑社会的拜把兄弟,与青红帮的契结金兰,在本质上并无区别。”进而,李国文又在《曾经沧海难为水》里对元稹进行了一把精神分析:“中国文人最值钱的,是他的才华。中国文人最不值钱的,是他的人格。”更在《人间惟有杜司勋》里,提出了四类知识分子“一,把文学当成生命的; 二,把文学看成饭碗的; 三,拿文学当玩艺儿的; 四,专门以折磨文人为己任的。”他这个分类很妙,起码拿到今天也还蛮好用的。
当然,今天的知识分子已经不限于那种旧式文人了;但我看外延虽然扩大了,内涵基本上没有改变。李国文在《中国文学排行榜的滥觞》中以杜甫诗《戏为六绝句》为开始(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谈了谈他对文人相轻和“排行榜”的看法。这种毛病其实今天又何尝不寻常见于文化界和科学界?
总之这本书还是很有看头的,喜欢看八卦的和愤青都能各得其所。有人评论这本书内容不错,但太酸;我想以李国文七十高龄,实在没有必要去争闲气;因此只能说,中国的知识界实在是太糟糕,糟糕到一个老人借古喻今的东西大家读了都受不了。
《中国景色》
中国景色是单之蔷系列地理作品的合集,有的文章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能够读到。这系列作品从西湖谈到南迦巴瓦雪峰,从泸沽湖地区的走婚谈到茶。单之蔷还分析了燕、鲍、翅、参等四大名菜的实际营养价值和为何这几种实际营养价值普通的食品被赋予了如此多的附加价值。比较有意思的是,方舟子在他新浪博客里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他们两个人的观点我都很赞同,姚明也发出过不吃鱼翅的声明和倡议。估计还是有不少暴发户会认为能够吃上点鲍鱼和燕翅就是生活品质。我吃过鱼翅、燕窝,也许是我吃的是山寨的,总之我从来没想过需要再吃一次。
单之蔷这系列作品充满了探索精神和真正意义的人文关怀,比如他分析为何东南部的湿润要感谢西北部的干旱,为何植树造林只是一个童话。可能是出于年龄的原因,单之蔷的文章相对于松鼠会的松鼠们的文章更加挥洒自如、清澈透亮,我非常喜欢。
单之蔷在新浪有博客,我不知道科学网是不是可以
这是单之蔷的新浪博客;
这是一篇评论这本书的文章:聂作平:品读单之蔷<中国景色>
这是另一篇评论文章:《中国景色》:重构中国景色
北京大学的吴国盛也读过这本书:读《中国景色》,吴国盛在新浪也开有博客,不知道科学网能不能邀请他来?这样我可以向他请教关于时间的哲学问题,他那本《时间的观念》写得真是不错,吴国盛本人是空间物理专业出身,谈时间问题洋洋洒洒,至少从纯哲学层面看是蔚然大家,让人佩服。
我认为《中国景色》是一本值得买回家喝着茶或咖啡慢慢读,慢慢想的文章。如果能够在丽江的小咖啡馆里就着咖啡捧着书,消磨半天;在日落时再揣着读书的感怀出门看玉龙雪山,要多小资就有多小资,要多文青就有多文青。
说到旅行,我比较推荐大香格里拉地区的背包行。所谓大香格里拉地区,指以香格里拉、梅里雪山为中心,西到南迦巴瓦雪峰和雅鲁藏布大峡谷,东南到丽江、虎跳峡、玉龙雪山,北到贡嘎山、海螺沟和康定,中间包括稻城三神山这一大区域。
这是一张不完全的大香格里拉区域的图:
http://www.57go.com/2004/dc/dc2004-sgl-12-lj.htm
这个博客里的信息很有意思,有徒步虎跳峡的路线图:
http://tomahawk-chop.blogspot.com/2007/05/backpack-loaded-see-ya-next-month.html
大香格里拉区域不但景色秀丽奇诡,人文风貌也十分独特,单之蔷在书中说,人们往往认为异国风情和中国文化差异很大,其实在全球化背景下,大香格里拉区域里的文化和我们熟知的文化差异更大,更能引起心灵的震撼(大意)。
经常有人跟我说生活没劲,我想,如果你能像卢梭一样,在大香格里拉地区隐居三年,你的很多看法都会改变。大多数人的一生,在得陇望蜀中消磨掉了,在前怕狼后怕虎中摇摆掉了。
《预知社会》
这是本介绍物理社会学的书。很多人认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同自然科学比有本质的差别,这种看法至少是不完全的。《预知社会》用大量的实验、统计、图表、模型证明,所谓“社会科学”的研究完全是可以“科学化”的,“豆瓣”上这位读者的评论我认为非常到位:
“这是一本用物理学知识来解释社会学的书,即通过流体力学和概率论等来解释人类群体的行为模式。
一般,我们认为人类行为是不可预知的,其作为群体的行为也是没有规律的。不像物理学一样,只要给定初始条件,结果就是确定的--这就是科学原理。但是,本书就要颠覆我们的这种观点,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某种规律性,甚至可以用物理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在这本书里,我们将看到,道路的形成,交通拥堵的产生,经济兴衰,公司的规模,文明合作和冲突的等等,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本书的观点,并不是作者原创,而是大量的引述了其它人的观点和实验数据,所以是本科普读物。从科学原理开始,一直讲到社会政治学,旁征博引,作者的确是渊博的很。最后,不得不提一下译者,翻译得非常好。”
(详见这里:http://www.douban.com/subject/2338638/)
我并没有全文阅读这本书,因为书里有一部分内容我已在别的书里读过。一个实验引起了我的兴趣:
研究者发现,一个小镇有一个很火的酒吧,大家都很爱去,但人一多就会让酒吧非常拥挤,还不如自己在家里看电视。如果大家都不去酒吧,那么“冒险”去酒吧的那些人就能够得到一个宽松的环境,享受到一个美妙的夜晚。那么,每个人应该如何决策呢?研究者发现,最后酒吧的人数会稳定在50%左右,上下不会超过20%。也就是说,在群体没有经过任何协商的情况下,人们的决策是有规律可循的,而在这个研究中,由于人们的选择只有“去”和“不去”两个,所以最后的结果就像扔硬币一样,去和不去的人各占50%。我这里不把那张图贴出来,事实上,酒吧的人数围绕50%的涨落并不很大。
我和我同事聊这个事情,他提了另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高考填志愿时,他想报清华,当初他的成绩在清华分数线上下浮动,考上和考不上都很正常;由于去年清华分数线很高,他当时分析有可能今年报的人就不会太多。但转念一想,别的考生也不是傻子,他们是不是也会有同样的想法呢?如果是这样,那么今年报考的人数又会很多,因为每个人都可能认为别人也会抱有同样的想法。最后他还是报了清华,也考上了。似乎当年报考的人数既没有特别多,又没有特别少(从分数线判断)。我们总结,其实最后在此消彼长下不同决策趋近于平均分配,报考与不报考的人数相差不大,最终能否考上清华还得靠自己的实力而非自己对“社会”的判断。
这个实验和事实说明,在我们对一个人、一件事情并不了解的情况下,我们的推测实际上是照出自己的镜子。如果你对一个领域并不了解时,你的分析思路只能按照你最熟悉的那个领域来;而如果你对一个人并不了解时,你只能根据你心里认为的常理来揣度;常识往往就是一个人自己的信念。这大概是对“佛眼中众生皆佛,狗眼中众生皆狗”的“科学解释”了。当然,以前有人用这句话来反噎我,说在杨才子你眼中我又是什么呢?我找不出什么话回答他;以后一直在想到底是我的问题呢,还是他的问题?应该如何回答这个诘问?中国人的智慧在吵架方面似乎特别发达,呵呵。
前段时间李淼写了两篇大作《生活中的对数(外一则)》和《量纲嬗变》,很值得一读。这两篇文章似乎是给了两本杂志,不好引用,我偷偷的引用几句话,估计问题不大:“人类和基本物理常数有关是明显的,因为我们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这些粒子的质量以及电磁相互作用的强度决定了生物的很多东西。同时,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感受到地球的重力,从而,我们的身高等等又和地球的重量以及牛顿引力常数有关。地球的重量和引力常数还决定了其他环境因素,例如空气密度,后者又会影响一切生物。所以,人能感受到的基本单位是个非常复杂的动力学的问题。”
这是环境对生理的影响,在《中国景色》里,单之蔷对环境影响文化乃至饮食(比如“成都人为何闲”)做了很多分析,结合前面的《李国文说唐》和现在的《预知社会》,也许我们不难理解中国的文化为何如此,甚至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出现在中国。这里先不叙述了,以后有精力可以谈一谈。
《我的千岁寒》
有一些人向我推荐过这本书。我的一位美丽且有才的同事跟我说,感觉王朔像是磕了药似的。我不是王朔的粉丝,他以前的作品有点痞子味,所以我同事这么说我就不想看了。大家又说这本书是狂禅,我一般都把认为自己“开悟”了的人归结到知道点禅的皮毛中去,听了这个信息就更不想读了(事实上,开悟过程中修行、打坐、出世都是必须经历的阶段,没有经历过“戒”的阶段要想“慧”几乎是不可能的)。
春节买了一大堆书,顺手捎上了它。这段时间翻了翻,没有逐字逐句的读,先前读觉得他真是磕了药,后来直接翻到《唯物论史纲》,有点心得了。我读《唯物论史纲》感觉很亲切,很多东西在我的“静夜狂思”里可以找到影子嘛。再回过头来读前面的,有点明白他的狂禅了。
总体来说王朔这部书是写给自己的,我感觉要么他把文学当成生命的,要么他拿文学当玩艺儿的(李国文归纳的四种文化人中的两种)。王朔写这本书有没有嗑药,这只能私底下闲话几句,不能乱说;但这本书尤其是《唯物论史纲》改变了我对王朔的一些看法,我认为他起码在试图超越自己,试图和自己的心灵对话,这就够了。王朔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比如“灵魂,每秒
一个人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也就是在和时代对话,和天地万物对话。这么说似乎有点落入了天人合一的俗套和伪科学,不过如果你仔细读仔细想了我前面的引文和文字,我想不难理解我这个观点。因为一个人的思想不外是时代在某个点的表现,不外是环境在某个点的表现,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成长环境不同的两个人,可以在一些事情上的观点惊人地一致了。
而垃圾的产生,往往就是没有和自己的心灵对过话。作者通过写作套路向媒体交差,媒体通过追逐热点和酸俗向读者交差,读者通过快餐向自己的大脑交差;于是兴奋和遗忘都发生在一夜之间。
因此我并不推荐大多数人读《我的千岁寒》这本书,如果你读我的《静夜狂思》系列都有点费劲的话,那么读这本书肯定会遇到很多挫折。当然,你可以认为我的东西或《我的千岁寒》都是垃圾,因此,我们就不必挑战自己的习惯去读那些自己认为是垃圾的东西了。
读者读博客和读书都是在进入作者精神世界的基础上和作者交流。有的作品由于熵比较低,要求读者也要有低熵,那些高熵的读者进入不了作者的世界,读不懂和读不通就发生了。所以媚俗的作品,文学作品也好,春晚的小品也好,流行音乐也好,总是容易被更多人接受而火起来。而反观那些低熵的作品,尽管喜欢他们的人不会很多,但大都比较稳定而持久,这些作品往往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话又说回来,快餐年代里,又有几个人会有耐心去认真读一篇文章、一本书,谁又会自己去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呢?当一个人习惯了和自己的大脑一夜情,谁还会在乎自己真正喜欢的是西施还是貂蝉呢?
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
年前黄庆问我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是什么,当时引起了不少讨论。我这些日子一直在时不时的想这个问题,读完这几本书,看完李淼的两篇博文,我突然有点感触。尽管有不少人仍然沉浸在过去的世界里,但是我们这个时代总还是有不少人在尝试和探索。比如单之蔷的《中国景色》,吴国盛的《时间的观念》。
严格说来,这四本书的内容并不能代表这个时代,我看到的是几本书的写作翻译背后体现出来的思考、探索和自我超越。体制的改进往往需要社会思想的积累和重大事件的触发,是可遇不可求的;思想上的激荡则既不需要呼吁又不需要流血。只要我们愿意在听多了宏大工程后收拾心情,自己躲在小屋里多读几本书。
尽管现实的纷纷扰扰仍然时不时的跳出来蛰大家一口,但总有些人在坚持不懈的读书、思考、写作、探索。尽管这些工作往往淹没在浮华浮躁之中,但它们会对那些愿意寻求真理的人们有所帮助,经岁月的大浪淘沙,最终沉淀为菁华;正如历史从来不会记住地震和地震中那些懦弱的生命,而只会记住那些坚强面对和勇敢走出困境的生命一样。
因此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是探索,也许它还没有成为今天人们生活的主流,但它终于会有春风化雨的那一天;也许昨晚它已经悄悄地来过而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早上推开窗,美美地呼吸从窗外传来的暗香。
我们读这些书这些文章,不正是在感受这个时代的精神暗香么?
最后借用费恩曼的句式寄语大家:
Stop brawling and think.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