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x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

博文

再答曹大侠:关于“两个基地”

已有 5306 次阅读 2009-2-2 01:12 |个人分类:历史杂谈|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谢谢曹大侠博文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2418中澄清了他关于“裤叉奔”的的定义。我们大部分不同意见归零。
 
关于吸引海外人才回国服务,根据黄老邪的体会,30年来经历了几个阶段:
 
爱回不回阶段,以小平同志回答对大量派遣留学生的质疑为代表:“回来10%也是成功。”这是我78年听的传达。后来看到的书面资料,这个10%改成不同的版本了,以官方材料为准吧。但以小平同志“不争论”的性格和办事的魄力,我相信他会定义一个相当低的成功指标来避免争论。事实上我们出国后,原有对公派生的各种限制,逐步放宽。
 
但是回国率比较低。虽然我估计还是达到了10%的。所以难免有人感觉吃亏了。就有高手出主意,88(?)年向美国政府提交了一个中国急需人才专业的清单。因为美国政府有义务强迫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回国服务至少两年。所以这个清单超级长,全美的中国公派留学生几乎无一漏网。这好像很聪明,其实很傻,很天真。
 
到92年,基本上是零回归。国家宣示了“来去自由”的政策,开始鼓励海外人才回国服务。那时连机票都是自己掏的。海外有些爱国华人成立了一些基金会赞助来回机票,鼓励海外人才回国服务。基金委也开始搞海外人才短期回国讲学资助。
 
曹大侠说,“请问有哪个学校愿意他的教师作为两个单位的正式员工同时拿着两个单位的薪水?”在上述这段“基本上零回归”的期间,事实上有的单位停发海外人才的工资,收回他们的住房。但也有海外人员向原单位申请停发工资,退回住房,但原单位不批的。我想我回答了曹大侠的问题。所以我也问:曹大侠是院长。假如您院里有这种情况,您倾向是撬他们房子,还是拒绝他们的申请?
(待续)
 


人才引进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84-212503.html

上一篇:别总在牛A与牛C之间徘徊
下一篇:不能任由记者这样整!
收藏 IP: .*| 热度|

4 王桂颖 曹广福 曹聪 杨秀海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0 0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