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王弼的玄学思想(二)

已有 52416 次阅读 2008-3-9 20:15 |个人分类:中国哲学讲座|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如上所述,王弼称“无”为“道”,其理由是:“涉之乎无物而不由,则称之曰‘道’”。这里的“由”是经由之意,指万物都顺从“道”而运动、变化。显然,这个“无物而不由”的“道”,就是指的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或最高法则。

 

在王弼哲学中与“道”意义相近的一个概念,是“理”。王弼说:“物无妄然,必由其理。”(《周易略例·明象》)这个“理”,是指具体事物(“物”)所具有的、使其无妄而不乱地运动变化的内在根据,即具体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王弼肯定万物都各自己运动变化的规律,但是,他又认为具体事物的规律并非是无穷其多的,而是可以概括穷尽的。他说:“夫事有归,理有会。故得其归,事虽大,可以一名举;总其会,理虽博,可以至约穷也。”(《论语释疑·里仁》)他这里讲的“至约穷”,就是指可以把广博的具体事物的理概括为一个(“至约”)。他把这“至约”的“理”称为“理极”,并说:“能尽理极,则无物不统。”(同上)就是说,只要把握了“理极”,就能统御一切事物。显然,这所谓的“理极”不过是“道”的代名词,因为“道”是“无物而不由”的,所以把握了“道”,就没有什么事物控制不住了。“道”作为“理极”又叫做“至理”,王弼指出:“举其至理,顺之必吉,违之必凶。”(《老子注》第42章)强调必须按“至理”行事。

 

为了进一步阐明“道”是统御万事万物的根本法则,王弼还从动静关系和一多关系两个方面展开了论证:

 

首先,从动静关系来说,天地万物“运化万变”,是动的;然而,“夫动不能制动”(《周易略例·明象》),只能“不动者制动”,故“静必为躁君”(《老子注》第26章)。这个自己静止不动却能控制天地万物运动的“君”,当然就是那“寂然无体”的“道”。

 

其次,从一多关系来说,天地万物具有多样性,是众;然而,“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周易略例·明象》)。这个“治众”的“至寡者”(即一),就是“无”。王弼说:“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无乃一。”(《老子注》第42章)正是由于“无”,万事万物才归于统一而不散乱。他更举例说明之,谓:“毂所以能统三十辐者,无也。以其无能受物之故,故能以寡统众也。”(《老子注》第11章)

 

王弼的上述理论无非是要把以静制动、以寡统众说成是宇宙间的普遍法则,从而为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作论证,为封建的君主集权制度作辩护。

 

王弼认为,“道”之所以使能够使万物运动无妄而有秩序,就是因为它无私无欲;由于“道”无私无欲,万物亦无私无欲;万物皆无私无欲,所以它们都不妄动----“私欲不行,何可以妄?”(《周易注》无妄卦)王弼正是根据“道”与万物的这种关系,提出了“夫以道治国,崇本以息末”(《老子注》第57章)的政治主张。依据其有关论述,他所谓的“崇本以息末”,有如下两层含义:其一,人民的“爱欲”、“多智”是“本”;“邪”、“淫”、“盗”、“讼”之类的致乱因素是“末”。所谓“崇本息末”,就是要常使民无知无欲,消除上述这些致乱因素赖以产生的根源;其二,君主是“本”,人民是“末”。人民的“爱欲”、“多智”,乃起因于治国之君。所谓“崇本息末”,就是君主欲常使民无知无欲,则必须先从自己做起,“绝圣智”、“寡私欲”,如此,人民就自然诚实质朴了。

 

同时,在王弼看来,正是由于万物皆无私无欲,所以它们才得以保全自身的。他说:“无求无欲,不犯众物”;“不犯于物,故无物以损其全也”;“无物以损其身,故能全长也”(《老子注》第55章)。从这里不难看出,王弼实际上是以他的处世原则来解释世界的。他目睹当时现实政治斗争中人们为了各自的私利而互相争夺、互相残杀的情形,深感生活在这种混乱的社会里谁都难以保全自身。在他看来,处在这样的乱世,想要保全自己而不受损害,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到不求于外,安分守己。他天真地认为,只要我不犯人,则人亦不会犯我(这种思想反映了他政治上的不成熟)。因此,当他带着政治的眼光来看待整个世界时,便很自然地也用这种原则来解释世界,认为万物皆无求无欲,则其彼此互不侵犯,故它们都能保全自己。

中国哲学讲座(二十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17586.html

上一篇:“有以无为本”——王弼的玄学思想(一)
下一篇: “应物而无累于物”——王弼的玄学思想(三)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0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