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并不是一个农业强国。如何使大变强?如何根本解决农业的问题?如何发展未来的农业?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意味着,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各种综合技术的组装配套,充分利用土地、光照和作物、动物资源 ,形成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高效优质生产模式。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从纯农业向综合企业发展。以集约化、工厂化生产为基础,以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环境为长久的目标,集农业种植、养殖,环境绿化,商业贸易,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企业,引发了“都市农业”的兴起。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从单纯生产向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发展。变单纯的生产企业为繁殖、养殖、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化企业。甚至许多企业都有自己的研究机构,研究项目,兴起了一批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从机械化向电脑自控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减轻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农业机械装备及其监控系统迅速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
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将使农业生产过程更科学、更精确。带有电脑、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各种检测仪器和计量仪器的农业机械的使用,将指导人们根据各种变异情况实时实地采取相应的农事操作,这些赋予农业数字化的含义。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从土地向工厂、海洋、沙漠、太空发展。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使农业脱离土地正在成为现实,实现了工厂化,出现了白色农业,蓝色农业,甚至在未来出现太空农业。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人类的进化和发展不过是意识形态的某种回归,所以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自动化、工业化;农村的出路在于规模化、结构化、城市化;农民的出路在于集团教育化、觉悟化、社会化,最终将我们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和谐地球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125-16226.html
上一篇:
城市国家下一篇:
东北大学信息学科(80/20年)时间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