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位体育学博士候选人不要介意我在这里聊一下,因为这些现象之普遍性)
最近看到几位体育学同事的私信(ref.)。尽管在过去的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都在默默地关注这里的讨论,为什么这两位同事在这个时间点上浮出水面?我个人猜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可能注意到,最近风向变了,尤其是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上刊登的几篇“三级编码不是扎根理论”的文章。希望这两位同事的转变是思想上的转变,而不是因为承认了“三级编码不是扎根理论”,所以变得容易发文章、发C刊等等。
两位同事(ref.)处在不同的阶段,尚未开题和即将完成博士论文。
第一位同事(ref.)的情况让我有点吃惊,还未开题/在博士一年级,就已经完成了一篇用三级编码写的文章(别人怎么做,他也怎么做,一个方法都没深入了解过),几乎到可以投稿的地步。还好,现在他主动放弃了投稿的念头。
另外,这位同事(ref.)也跟我聊到了“发表”这件事。首先能够在这个方法领域里摸爬滚打,受到严格的学术训练,从而踏踏实实地完成一项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比什么都强,而不是满脑子的“发文章”。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在世界各地(包括英语世界),很多人连一项扎根理论研究都没尝试做过,一大堆期刊论文,甚至书都出来了(其中的错误/问题参考以往的讨论)。这不是在制造学术垃圾吗?
以下是这位同事(ref.)现在到10月底要完成的任务:
1)每周读一篇GTR上的英文文章,先只读Glaser 写的,共6篇,
2)对一份材料的编码(开放式编码),不用软件,
3)用软件对同一份材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与2)有什么区别?
4)约王老师聊一下,
5)开始说服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版本,而不是所谓其它版本以及“三级编码”等方式?为什么要用扎根理论,而不是其他方法?
特别强调,读英文文献的重要性:我当然知道每个人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是尤其在博士训练阶段(特别是涉及到一个来自英语世界的方法),一篇英文文章都不看的话绝对不行!在你读过并反馈给我的、冯园(2021)、王颖(2022)等硕博士阶段完成的扎根理论研究中,也要求读英文文献,而且是批判性地阅读。上述这些任务,特别是阅读量,一点都不多。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替代你读这些文献。不要让“中国人的三级编码+软件=扎根理论”这一闹剧重演,因为那些人连他们(ref.)选择的研究方式的相关英文原著都没读懂、读透、甚至原著碰都没碰过,以至于后面的人都在“有样学样”(Wang, Shi, Li & Fei, 2023)。
10月底的最后几天再约个时间腾讯会议。刚开始你可能不太适应(这种学术训练方式),到时再一起讨论,和我们继续在一起还是分开。
我会把上述任务转发给王老师,以便跟进。她非常清楚这些要求。
对于第二位同事(ref.)而言,如果是进入到博士研究的收尾阶段,那么唯一的补救措施就是像《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上的几篇文章那样,不要提“扎根理论”这几个字,如果是真的认同“三级编码不是扎根理论”这一立场的话。
最近这些变化(开始承认“三级编码不是扎根理论”)在其它领域里也有发生,包括重灾区之一的教育学(ref.),只是没有体育学领域这么明显、这么立竿见影(ref.)而已。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