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云南大学某同学(ref.):费先生,学生是一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您关于对扎根理论的论述和对国内现象的评判对我受益很深,我也去拜读了您提及的王颖博士的论文,也是收益良多,目前本人正在运用扎根理论进行文章的撰写,有一个问题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指点:建构扎根理论有这种说法嘛,亦或者如有与格拉泽的经典扎根有什么区别呢?
如有打扰,万望见谅!
费:英文文献里有“建构主义扎根理论”(Charmaz, year?)这一说法,但不是真正的扎根理论,前者是在挂羊头卖狗肉。区别很多,比如,在研究之初,前者可以有一些从文献中概念(ref.),后者则没有(ref.)。高度警惕一些中国人可能提出所谓“建构扎根理论”这种说法作为另一个版本,有别于“建构主义扎根理论”。
云南大学某同学(ref.):我之前对扎根理论存在误区,直接看了一篇扎根[理论]文章,想着通过[三]级编码就好了
后面偶然机会,看到您的公众号,才发现原来不是那回事
(2)
抄送王颖(2022)后,她(ref.)的回复:[破涕为笑]我现在还觉得当时时间太紧,很多细节没有写好,不过能给别人参考意义也很好
费:我始终认为博士阶段的训练很重要,打基础的阶段。如果基础没打好,以后很难有时间再去重头再来了。
王颖:是的,国内学术训练太松了,一心只有“发表”
我觉得学扎根理论的过程也是我重新认识学术的过程,虽然刚开始很难,但是很值得
(3)
……
费:最近体育学开题的推文看到了吗?
某旅游学同事(ref.):看到了,挺厉害的。没有具体的研究问题直接通过开题,这个难度真是挺大的
费:是的!就是要这样,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一研究方式。
某旅游学同事(ref.):我的感受是不管做什么做到底,尽力了总会有好结果。扎根理论就是这么做的,别的方法有别的方法的程序。科学的合理的就可以通过别人的审视
费:对的!
(4)
某审稿人(ref.)刚刚的分享:在我作为审稿人的纠正下,作者已经认识到了自己把具备预设主题的做法成为“扎根理论”是不对的,并接受意见,修改为了“主题分析法”
费:太好了 谢谢一起把关
某审稿人(ref.):继续扫清浊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