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2024年9月1日)某体育学同事(ref.)跟我聊到上个月发表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上的高治、任波、陆红江、张瑞迪(2024)一文。这位同事感慨到,该文应该?是体育学里第一篇斩断 “扎根理论=三级编码+软件”这一链接的文章,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和另外几位体育学同事(ref.)一样,这位同事自己也在钻研英文原著并尝试呈现所谓其它版本里各种错误的地方,后续也会发文继续支持我们。
这篇文章的顺利发表,尤其是坚持 “三级编码不是扎根理论”这一立场,当然离不开作者本人、期刊编辑部的同事、评审人以及我们等方面的努力与坚持。目前在体育学领域,无论是在中文还是英文世界,应该?还没有一项真正意义上的扎根理论研究。群里的几位体育学青年同事(ref.)也正尝试采用这一方法完整地进行一项扎根理论研究,涉及包括奥运会等内容。无论是一手还是二手材料,都行(ref.)。唯一要注意的,要运用整套方法论,而不是仅仅用扎根理论对材料进行编码/分析而已(ref.)。 中文研究实例参考:冯园(2021),王颖(2022),邹欣(2023)等。
还有,我和几位同事(ref.)反复提到的,在高治、任波、陆红江、张瑞迪(2024)一文中,我不关心村BA, 也不关心他们所采用的研究方式,因为他们在整篇文章里没用“扎根理论”这四个字。在这篇文章里,我只关心“ “三级编码不是扎根理论”这一件事。只要没提到“扎根理论”,我就不开腔。
@梨花雨 这位同事反馈(私下沟通,2024年9月2日),“其实去年开始,体育学就已有研究使用三级编码但全文并未提及扎根理论的研究,如《“以体树人校”学校体育改革的重点举措与经验启示——基于Nvivo软件的编码分析》《滑雪产业高质量发展多重循环驱动体系的质性研究》。这两篇文章以及高治、任波、陆红江、张瑞迪(2024)一文,均发表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不过,这本期刊还是有几篇声称三级编码是扎根理论的文章陆续刊发,这是不是说明编辑部并不是特别关注方法层面的规范,更多的还是研究工作者自身需要意识到三级编码并非扎根理论,从而避免方法的错用、误用”
就我看到的,高治、任波、陆红江、张瑞迪(2024)一文的之前几稿以及评审人的意见,我觉得主要还是作者本身逐渐意识到了三级编码不是扎根理论,并尝试说服其他人。这一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不能喝冰的 问(私下沟通,2024年9月2日):“三级编码可以参考什么范式呢?如果审稿专家问[捂脸][捂脸][捂脸]”
“三级编码”没有任何范式可供参考(参考之前的讨论)。如果你坚持认为“扎根理论=三级编码”,那么就要做好面对一切质疑的准备。同样,即然我们持有我们的立场(即,三级编码不是扎根理论以及反对所有偏离扎根理论的做法),那么我们当然也是有备而来的,做到了绝对的有理有据(参考之前的讨论)。
某体育学青年同事(ref.)前几天反馈,他一边在坚持这一阵营的立场(即,三级编码不是扎根理论),同时受到了他所在领域里一些人的冷嘲热讽/“也不算是骂人[吧],就是阴阳我”。根本不用管这些,因为他们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个方法,就连所谓另一个版本都没有认真了解过(参考之前的讨论)。只要我们做到深入了解这个方法且绝对的有理有据,就不用怕!我也跟这位青年同事(ref.)反馈,我接触到至少有两组体育学的同事(导师+硕博生)正在深入了解这个方法,并尝试拨乱反正。所以他并不孤单。另外,他的坚持也已经开始影响了其他人,比如,某同事(ref.)最近私信,”费老师您好,学生看到您今天发表的内容,深受启发!学生在研究中同该文一致,也是借鉴了斯特劳斯/科宾的研究范式,通过三级编码,最终生成理论模型。学生知道不能轻易写“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虽然里面的复杂程度学生也不甚清楚。”
前几天也跟进了某护理学(ref.)青年同事的进展,“真的很好,你自己有在读英文原著,并且能够批判性思考并指出其他人书里的一些错误,因此也变得更加有信心!接下来的一个月还是读英文文献,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个方法。” 这位同事明显变得没有那么焦虑,与一个月之前相比。因为她的真实研究经历(比如,一些病人排斥/介意在沟通/访谈中用录音笔,不用录音笔也能回忆起访谈内容,等等),她开始自信起来。另外,我也跟这位同事反复确认,为什么选择所谓这个版本,而不是其它的(像很多人(ref.)声称的、所谓程序化扎根理论具有可操作性)?很多人(ref.)都在人云亦云,就连他们选择的所谓程序化扎根理论都没了解清楚,反正大家都在“三级编码+软件”。
有关过去一年体育学领域一些青年同事的发声(ref.)等相关内容,最近我看到了一篇英文文章的三份评审人意见(ref.)中的两位都提到了“勇气”:
(1)站出来并表明立场需要勇气 “…it does take courage to come out and make a stand point.”(ref.)
(2)中国学者的勇气值得赞扬“…the Chinese scholars' courageous attempts are praiseworthy.” (ref.)
几位同事和我会跟进这些反馈以及上述这些积极的现象/变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