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拉美最大国家巴西已成功消除犬介导的狂犬病(4)

已有 572 次阅读 2024-6-10 15:57 |个人分类:狂犬病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拉美最大国家巴西已成功消除犬介导的狂犬病,

巴西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巴西人口约为2.13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全球人口第七大国。巴西面积约为851万平方公里,略小于我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五大的国家。巴西2023年人均GDP回升至1.41万美元,略高于我国,全球经济总量排名第9。

巴西在狂犬病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巴西的狂犬病专家Correia等于今年2月在专业杂志《Biomed J Sci & Tech Res(生物医学科技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狂犬病的综述论文(见参考文献),较详细介绍了巴西在狂犬病防治方面的经验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以下分几次译介此综述论文供参考。

巴西狂犬病的简明综述(4)

Rabies a mini review)

3.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s )

狂犬病有两种典型的形式,狂(脑炎型)和麻痹型。与狂犬病毒接触后,潜伏期可能因病毒进入的位置和病毒载量、物种、病毒株和宿主免疫能力而异[1]。最初的症状是由于病毒在背根神经节复制,导致疼痛、感觉异常和/或瘙痒。接下来,人类进入急性神经学阶段;在狂躁型病人中,表现为间歇性躁动多涎和恐水。在麻痹型病人中,有肌肉无力和麻痹。狂犬病的这两种临床形式的自然结局为昏迷和死亡[1,2]。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的潜伏期为2至12周,但可在10天到1之间变化。在潜伏期,病人无症状。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咬伤时进入的病毒的剂量、部位和损伤的严重程度,离中枢神经系统越远,潜伏期越长[32]。狗的潜伏期由15天至2个月不等。在前驱期,动物表现出行为的变化,躲在黑暗的地方,或者表现出不寻常的躁动。狗狗会出现厌食、病毒侵入部位的刺激和瘙痒,体温也会轻微升高。一到三天后,狗变得具有攻击性,有咬物体、动物、人类和自己的倾向,造成严重伤害。由于吞咽肌肉的麻痹,唾液变得丰富。

由于声带部分瘫痪,吠叫变得嘶哑或有双音。感染狂犬病毒的狗容易离开家园,长途跋涉,在沿途它们可以攻击其他动物。在疾病的最后阶段,出现全身抽搐,随后出现运动不协调和躯干和四肢麻痹。哑巴型(麻痹型)以麻痹样症状为主。麻痹开始于头部和颈部肌肉;动物出现吞咽困难,随后瘫痪和死亡[33]。在牛群中,狂犬病由吸血蝙蝠传播,潜伏期一般较长,从30天到90天不等,甚至更长。主要的症状是麻痹形式。受感染的动物会离开牛群,瞳孔放大、流泪、有鼻粘液、毛发刚硬,后肢运动异常。它们也可能表现出不安、在咬伤部位肌肉震颤和过敏,在那里动物可能导致自我撕裂。随着疾病进展,出现强直-阵挛收缩、运动不协调、吞咽困难和反刍中断。出现症状后第二至第三天出现麻痹症状,持2至5天[34]。马、绵羊和山羊的狂犬病症状与牛相似。在猪身上,这种疾病通常以兴奋性症状开始。这些动物会表现出攻击性,就像在狗身上发生过的一样[35]。

在蝙蝠中,一个兴奋阶段会发生在麻痹之后,尤其是翅膀的麻痹,这导致这些动物停止飞行。在不寻常的地点和时间发现的蝙蝠(无论是否吸血),如果它们不能躲避放置在它们路径上的障碍物,就应该受到怀疑[33]。

参考文献:

 João Gabriel Zerba Correia, et al., Rabies a mini review. Biomed J Sci & Tech Res 54(5)-2024. https://biomedres.us/pdfs/BJSTR.MS.ID.008628.pdf 

相关博文:

拉美最大国家巴西已成功消除犬介导的狂犬病(1) 2024-06-04

拉美最大国家巴西已成功消除犬介导的狂犬病(2) 2024-06-06

拉美最大国家巴西已成功消除犬介导的狂犬病(3) 2024-06-0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1437579.html

上一篇:拉美最大国家巴西已成功消除犬介导的狂犬病(3)
下一篇:拉美最大国家巴西已成功消除犬介导的狂犬病(5)
收藏 IP: 76.33.21.*| 热度|

2 杨正瓴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1 1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