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2023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陈亮,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师承李大力教授。谢谢吴老师的邀请,也正如吴老师所说,申请“吴瑞奖”对我来说真的是一段 “勇敢”的旅程,回忆起这段经历,我想用心记录下每一个细节,也真心希望我的经历能够鼓励和帮助更多优秀的博士生加入“吴瑞大家庭”。
申请“吴瑞奖学金”这段旅程不仅需要坚韧的意志,也需要不断努力。我第一次了解吴瑞奖学金是在2020年10月29号的深夜,当时大力老师给我发了一个链接-标题是“吴瑞奖学金申请”,并对我说:“后面几年你要好好地思考下,争取在基因编辑技术领域做出更有价值的成果,毕业前可以试试这个奖,很受认可。”当我了解到该奖项被誉为“华人生命科学博士生最高奖”,往届获奖者均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佼佼者时,内心不禁质疑自己是否有资格去竞争这个荣誉。然而,每每想到进入“吴瑞大家庭”,能有更多的机会与深耕不同领域的前辈们交流讨论,我内心对“吴瑞奖”的向往愈发浓烈,渴望而不可及的“吴瑞奖”潜移默化的在我心中发了芽。
我一直相信"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为了能够赶上“吴瑞大家庭”的步伐,努力使自己变得更优秀,我全身心扑在几个新型基因编辑器的课题上。2022年9月7号,我关注到吴瑞奖官网发布了“2023年吴瑞奖学金申请开始啦!”的信息。当时也正值文章被顺利接收之际,这一刻我不再胆怯,不再犹豫,我相信是时候去挑战自己了。
吴瑞奖申请材料主要包括申请书、自我介绍和研究工作进展等。其中,自我介绍部分着实给我上了一课,该部分需要描述对当前研究领域的理解以及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设想。说实话,对于未来规划,我在研究生期间一直没定下心仔细思考过,总是低头忙着手中的课题,查阅资料、设计探索、重复实验,如此往复,没有认真的回望过去,也没有抬头展望未来。自己的研究兴趣?未来的研究方向?想要解决哪些科学问题?我似乎一直没有明确的想法。但是,材料的撰写过程却无形之中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基因编辑领域进展的认知,一遍遍的材料修改给我了愈发清晰的答案和选择。那一刻,我真正静心,审视了过去的点滴,有了坚定和明确的发展方向。在这第一阶段的申请材料中,除了大力老师对我的指导,我还要特别感谢翁杰敏院长、伊成器老师在申请过程中对我指导、帮助以及推荐。提交材料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10月底一搞完了材料,我就上传了报名网站,但是后来意外的发现我交早了,云盘显示截至日期前文件会失效,当时非常忐忑,我就联系了吴老师说明了情况,还好最后在吴老师的指导下重新提交了,这里特别感谢吴老师在申报吴瑞奖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成功并不是终点,失败也不会致命,真正重要的是继续走下去的勇气”,这句话贯穿了我整个吴瑞奖申请之旅。材料提交结束,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起初,我总是不定期检查我的邮箱,期待收到回信或面试通知。但是,一周过去了,两周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我逐渐感到绝望,我估计自己是落选了。然而,就在我不断安慰自己准备释怀的时候,我突然收到了最终面试的邮件通知!这一刻,我非常激动和惊喜,没想到自己能够得到这样宝贵的机会。然而内心平静过后又担心面试该如何准备,有时候走在路上都在想象怎么与吴瑞奖前辈们交流,我该怎么和他们讲述我的研究才能让大家在短时间内了解我的工作,后来才知道我这些胡思乱想都是多余的。尽管在面试前,我一直为如何准备面试而忐忑不安,但随后得到了伊老师组浩巍兄的鼓励和面试建议。另外面试前的ZOOM测试真的非常友好,吴老师亲切讲述了面试的一些要求以及流程,我依旧感到紧张,不知道该如何具体准备,吴老师告诉我:“不需要过多的准备,只需简单地介绍自己,你的准备也许不会有太大用处,因为他们的问题都很难预测。”因此,我实际上进行了一次“裸考”。
正式面试前一小时,我还一直重复着大概一分钟中的自我介绍,刚进ZOOM会议室,岳锐老师说:“好,我们开始面试”,我刚准备阐述精心准备的自我介绍时,却被抛出了第一个问题“你凭什么觉得你能成为基因编辑领域的leader?”这个问题来得如此直接,没有任何铺垫介绍,第一个问题瞬时给我整懵了,最重要的是我真的没有思考过这种问题,无论如何,我尽力回答,随后面试官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深刻问题,“你的研究有什么开创性的意义或者什么样的应用价值”、“你觉得基因领域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了解基因递送么,假如你来做,你准备怎么做新型递送载体”……关于罗明老师提出的如何构思新型基因递送问题,自我感觉回答的不是很好,确实自己对于递送系统涉猎也比较少,这个时候岳锐老师给了一些可参考的研究建议并与我进行了讨论。面试结束后,我觉得自己回答不够深入,停留在表面,也确实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平时应该多去思考下游应用所需要的一些新系统,也许可以回答得好一点。
我安慰自己,将这次面试视为一次珍贵的锻炼,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也是宝贵的经验。时隔近两个月,一天清晨,我正在专心修改文章,突然接到了吴老师的电话,“恭喜你获得吴瑞奖学金,也是你们学校第一个,祝贺!”天哪,这个消息来得如此意外,兴奋之下,我甚至不小心将椅子绊倒了,之后与吴老师相谈了近15分钟,她分享了关于吴瑞奖学金更多背后的故事,强调了这个大家庭的友爱团结、吴瑞人的责任和使命。从那一刻起,我意识到“吴瑞人”的身份将我们紧密连接在一起,无论何时何地,我们作为吴瑞人都应互相帮助与支持。
参加第十二届吴瑞纪念研讨会曁吴瑞奖学金颁奖典礼
接下来,我参加了第十二届吴瑞纪念研讨会暨吴瑞奖学金颁奖典礼。在这两天的紧凑学术盛会中,吴瑞奖前辈们、同辈们相聚西湖,汇聚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成果,拓展了我的视野,令我收获颇丰。同样我们10位2023届获奖者终于面基,网友见面也分外激动,同时与2022届师兄师姐们的“烧烤交流”也逐渐变成了一个学术研讨会,大家交流这彼此的方向,研究进展,领域问题,相谈甚欢。对于随机抽签入座的晚宴还是第一次体验,还好有同届的卓宁也抽中同一桌,稍微缓解下社恐,但正是有这样出其不意的安排,才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与吴瑞奖前辈们交流学术,甚至还偶遇了CUSBEA前辈们,聆听他们的科研故事和经历。正餐后还有“夜宵”,岳锐老师与吴瑞奖前辈们主持了答疑交流会,给不同阶段的吴瑞获奖者进行答疑解惑,前辈们以自身不同的经历和经验告诉我们如何去看待国内外博后申请、未来研究方向、基金申请等,这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无疑是雪中送炭,这或许就是吴瑞精神的传承!
李党生教授和导师李大力教授为我颁奖
成为一名“吴瑞人”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一切以进入“吴瑞大家庭”为新的起点,我自豪地站在这个起点,积极迎接未来的学术旅程。
施一公教授和我们的合影
我相信机会总是在困难面前出现,你的机会也许就在下一个申请中等待着你,勇往直前,迎接挑战,成为“吴瑞人”。勇敢的你不要再犹豫了,加入吴瑞大家庭,让我们一起书写未来的科学篇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