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吴瑞奖学金——赶路时的一次仰望星空
清华大学 李树林
2024年10月底,第十三届吴瑞纪念研讨会在广州医科大学顺利结束后的珠江琶醍湾畔夜谈时,吴瑞基金会吴艳老师邀请我与大家分享一下与吴瑞奖的小故事。经历多次夜深人静的断点续写,终于完成。与其说是分享,更像是一次记录,一次关于一个赶路人在追梦时仰望星空的记录,希望这些文字可以与其读者有一些跨越时空的碰撞。
1.初识
或许与许多人不同,我是先听说吴瑞先生,很久以后才了解到CUSBEA项目与吴瑞奖。自中学时代在生物课堂上接触到基因开始,我对基因以及基因的操控技术(现在应该叫基因编辑)便抱有很多幻想,时常会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比如让树发光代替路灯、让动物说话表达想法、把知识写进基因遗传下去……
我时常幻想,如果我可以让生命按照我的一些想法进行,那该是多么好玩(想想现在天天给细胞做转染,让细胞表达一些蛋白,这四舍五入也算实现了儿时幼稚的梦想吧)。进入本科阶段后,对于生命科学的知识有了系统的学习,对于DNA相关的技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回想起来,初识吴瑞先生还是在本科分子生物学的期末备考期间,当时在翻阅重组DNA技术的文献资料时,一个华人名字映入眼帘,那时算是与吴瑞先生的初识。吴瑞先生是重组DNA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他开创的primer extension的方法是后来Sanger测序、PCR等重要技术的基础,其重要性我想不必多言了。时至今日每当做分子克隆的时候,心中依然对于这些技术充满崇敬,每次带师弟师妹的时候也总会传递这份崇敬。作为技术控的自己,也时常幻想自己能做出一些技术,有用最好,有趣也罢。
如果说以上事件的发展是正向引物,那么一次讲座便算是反向引物。已经不记得是哪一场讲座了,但当时对CUSBEA这个名字十分好奇,讲座当场便溜号检索资料,随之而来的便是惊讶。如此众多华人顶尖生物科学家竟然相当多人都是CUSBEA项目走出去的。看了更多关于CUSBEA项目的资料后,我对于吴瑞先生的崇敬愈发浓烈,他不仅是一位“撑伞人”,也是一位“造伞人”,更是我们应该一直追的“SuperStar”。
2.不期而遇
初识吴瑞奖后,便继续“赶路”了,也从未想过会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进入PhD的学习阶段,有幸在葛亮教授的指导下系统地研究细胞自噬过程中自噬体的膜来源问题,以及探究病理条件下自噬的调控机制与功能。经过学习与训练,自己理解了一些膜生物学的知识,也掌握了一些细胞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系列技术方法。
眨眼间,PhD阶段走到了尾声,尽管这其中充满着酸甜苦辣,但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还会觉得是眨眼间。一次与导师的谈话中,葛老师鼓励我尝试申请吴瑞奖,这是时隔多年后自己与吴瑞奖真正开始有交集的时刻。尽管PhD阶段时常参加吴瑞奖的相关会议,但从来都是学习。因为没抱有很大希望,所以整个材料的准备阶段心情都十分平和,从自我介绍,课题介绍……还要十分感谢俞立老师、孙启明老师的指导与推荐,以及吴瑞奖前辈周帆老师给予的指导与帮助。直到最后提交材料,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了。也恰恰是要认真准备材料,所以才有机会强迫自己在无尽的实验中暂时停下脚步,认真回顾来时的路:总结这些年自己学到了什么?会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思考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未来想做些什么?这些都是准备材料过程中带给我最大的收获,也是让我觉得超乎奖项申请本身的东西,当然也没想到是后面面试会问到的。
申请材料提交之后,我又回归到实验中去了。直到2024年4月1日早上收到了一封Email(没错,就是愚人节那天)通知我进入吴瑞奖面试环节。原本平和的心情一下子不平和起来了,第一想法是得好好准备不能太丢人了。这样紧张的情绪持续了好久,中间只被实验打断了几天,直到面试我都还在紧张。尽管我对自己所学所做有着足够的自信,但面试结束后我着实意识到了自己的巨大不足,也觉得自己也尽力了,所以又继续回归到实验生活中了。候场期间也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包括与荆征宇(2024年吴瑞奖获得者)的沟通交流,都让我学习了很多。
在一次午饭后回实验室的途中,我接到了吴艳老师的电话,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吴瑞奖真是个大奖,售后好周到,不通过的人都要电话通知……随后就是吴老师的报喜,以及吴瑞大家庭的介绍,当然还有吴老师语重心长的“饼”。
与吴瑞奖的不期而遇,让我在博士毕业之际,在实验之余,有了更多的憧憬,我开始期待与大家的第一次见面,期待吴老师的“饼”。
3.传承与憧憬
2024年10月底在广州医科大学举办的第十三届吴瑞纪念研讨会上,我终于见到了今年获奖的各位小伙伴和众多前辈,大家因吴瑞奖而一见如故,又因志同道合而相见恨晚。
光是听每个人讲课题讲故事,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有做CRISPR的征宇、研究睡眠剥夺的桑迪、做肿瘤与肾脏互作的文浩、解析梦境的宇凡,研究鹿角再生的秦涛、开发多巴胺探针的一洲、做体液免疫的阿依江、研究棉花次生代谢的嘉玲、开发双光子成像的志锋、还有研究干细胞的潇颖,第二天的加场更是把酒言欢到凌晨三点。还有研讨会上与诸多前辈们的学术交流:晓东老师的批评与指教,珠江边大家的举杯畅饮,罗明老师和管俊林老师讲述过去的故事……在返回酒店的途中,我们走在广州医科大学美丽的校园里,无时无刻不在感叹,是莫大的缘分让原本不太可能有交集的大家聚在一起,这就是吴瑞大家庭的魅力。从此,在珠江畔这个并不缺少人与故事的地方,又多了一些人与一些事,虽然没有诗,但有酒,更有远方。这一刻,真切感受到了吴瑞精神的传承,也切实感受到了吴瑞大家庭的温暖,真的吃上了吴老师的“饼”。
写在最后:吴瑞奖的准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份总结与记录,更是收拾行囊继续前行的起点。希望这一些分享能与读者有着跨时空的交流与碰撞,同时也与自己共勉。吴瑞精神的传承当然也不止在吴瑞家庭内,每一位奔跑在前进道路上的追梦人都值得为自己举起一枚奖牌。
2024年10月 广州珠江琶醍湾畔
作者介绍:李树林,2024年吴瑞奖获得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细胞自噬以及膜泡运输相关的研究工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