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zzywanglix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uzzywanglixin

博文

组会应该这样开、文献应该这样读 精选

已有 15212 次阅读 2020-1-5 21:5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一、组会应该这样开

    首先,组会的目的是什么?作为导师,组会的目的当然是培养学生。那么,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是把学生培养成“知识分子”,还是培养成“知道分子”?“知识分子”精于思考,“知道分子”泛泛而谈;“知识分子”创造,“知道分子”制造。用王朔的原话来讲,就是:第一个人说的,叫“知识分子”。第二个,第三个,还有不知道隔了多少代隔了多少辈,俗称“八竿子打不着的”,都叫“知道分子”。

    作为导师,我们当然要把学生培养成“知识分子”,而不是“知道分子”。所以,组会的核心在于精、不能泛。

    组会应该是同一个小方向的学生和导师的深入讨论会,人数不能多,比如不宜超过5个人。要留给与会者思考的时间,要允许“冷场”,要允许学生和老师去翻看所讲论文的细节,看看论文作者到底是怎么做的。除ppt屏幕之外,要有至少一块白板,老师或学生有想法时上去写写画画,把灵感留下来。

    组会应该是导师和学生深入思考研究课题、孕育灵感、取得突破的重要过程。获取这些灵感与突破,一定要有深度思考、深入讨论、反复出错、反复探索的时间。

    组会不应该是泛泛的论文介绍会。因为,泛泛而谈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着“知道分子”,而不是“知识分子”。泛泛而谈的论文介绍会听多了,学生们感觉上好像知道了许多东西,但实际上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引上了一条危险的道路 --- 跟踪型研究之路。科研的本质在于把一个问题做深做透,而不在于你有多么广博的知识可以侃侃而谈。知道再多也是没有用的,只有创造出新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原创科研。

    组会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进而成长为“知识分子”的重要场所。通过磨炼学生、挑战学生,让他们在磨炼中“百炼成钢”,让他们面对挑战时养成自己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习惯,进而“习惯成自然”,走上社会以后具有足够强的能力独立面对各种挑战,实现“我的生活我做主”,活出精彩人生。

二、文献应该这样读

    要读原始的经典论文,即这项理论或研究的“第一篇”或“第一批”论文,而不是近期论文。因为,经典论文不仅有“知识”(具体的理论),而且有“思想”(理论是如何从0到1获得的)。近期论文是从经典论文传承下来的,只传递“知识”,无法传递“思想”(充其量是解释“思想”,而且往往解释错误);即,近期论文只传“意”,不传“神”。

    要读对于解决你的具体问题有用的论文,而不是热点论文。在具体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你会发现一系列需要解决的新问题,这些才是真正关键的科学问题。这时,你就要去查文献,看看前人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有哪些理论与方法。你要仔细、深入地精读这些相关文献,在它们的基础上开发更好的模型、尝试更好的算法、证明更深刻的定理,等等。然后,将这些新的结果汇总起来,这才是原创性论文,这才是科学研究的正道。

    要读原创大师们的系列论文,体会理论发展的脉络,学习天才们的思维方式与处理问题的方法。

    天才往往是这样的:开始时别人不理解他们,质疑他们或者忽略他们;后来有人读了读他们的论文,觉得好像有那么一点点道理;接着大家又想一想、想一想,消化理解之后,觉得很显然、很简单,就应该这么做;最后大家再回头一看,这么简单且重要的事情竟然从来没有人做过 --- 这就是天才!

    读大师名作,向天才学习;携江南旧梦,载春风十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213015.html

上一篇:幸福,我是这样理解的
下一篇:破SCI之后,立“境外评审专家库”是重中之重
收藏 IP: 1.203.100.*| 热度|

55 武夷山 刘立 杨正瓴 郑永军 梅超 靖常峰 王安良 王庆浩 郭波 卜令泽 杜芳 范会勇 黄育和 贾玉玺 刁承泰 薛斌 石晓燕 周健 熊玉兵 范建德 强涛 黄永义 谢力 杨金波 王卫 钟定胜 江克柱 马陶武 贺乐 李万峰 孙颉 陈刚 刘东坡 梁洪泽 张鹰 吴斌 王德华 左宋林 向广韬 檀成龙 姚伟 郭新磊 丁迅雷 宁利中 陈德旺 孙志鸿 罗汉江 蔡宁 温峥嵘 董焱章 尹超 赵志宏 曹贺贺 张迪 Jasio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