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缘起:人格平等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更为具体地,该理念可表述成“任何人之间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然而,究竟该如何人格平等,以及该如何做到人格平等,却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此外,人格平等还有这样一个极端演化版本:认为在任何事情上,人与人之间都应该是平等的,这种观点是对是错?要梳理清楚上述这些问题,首先要从对人格的定义和分类开始。
关于人格的定义和人格的分类,学术界已经有许多相关成果和论述,可以通过网络很容易搜索到,为减少推理图篇幅,就不在此详细介绍了。笔者认为,学术界针对人格问题的现有研究,在细节上的确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在主体逻辑结构上是混乱不清的,需要重新梳理。首先是对人格的定义,现有的许多定义并不够恰当,至少与中文里的‘人格’二字的真正内涵有巨大区别。其次,在人格的分类上,现有的许多分类方法都过于陷入细节,现有的各种人格分类,更多的是对人的心理取向和性格特征的分类,而非真正严格意义上的人格,这些分类方法扩大化了中文的‘人格’所指向的真正涵义,因此,现有的各种分类和定义方法,容易导致人们对于‘人格’以及对于‘人格平等’的理解的思维混乱和判断混乱。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格?以及该如何对人格进行逻辑清晰的分类梳理呢?
本文认为:所谓人格,尤其是与中文的‘人格’二字所对应的事物,应该是指做为一个人而存在的资格,这种资格又可分为两个方面:做为自然人而存在的资格,以及做为社会人而存在的资格(基于心理和性格特征所做的分类,用‘人格’特征来概括,是够不恰当的,扩大化了人格的内涵,尤其是不恰当地扩大了中文里‘人格’的内涵)。
更为具体地:做为自然人(或生理人)而存在的资格,即自然人格(生理人格);做为社会人而存在的资格,即社会人格。
不论是上述哪种人格,有以下两个规则必需树立:1)任何人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这是最基本的人性准则,可称之为第一人性准则。2)任何人的社会角色和工作都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这同样应是一种基本的人性准则,可称之为第二人性准则。
对于第一人性准则,还可做如下的详细分析:不论是肢体健全、身体健康的人,还是有残疾、有生理疾病或有心理疾病等的人,任何人都应得到同样的基本尊重,都是人格平等的,这是一种生理人格/自然人格上的平等。即使是罪犯,甚至是触犯了死刑的人,在执行死刑之前,也不应对其肆意凌辱。
对于第二人性准则,还可做如下的详细分析。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人权:生存权、社会保障权、自决权、财产权、对公共事物的言论权、对公权力的选举权和制约权等等方面,任何人都应得到同样的基本尊重,都是人格平等的,这是一种社会人格上的平等。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在家庭生活中、在教育过程中、在学术活动中,既要有平等,也要有适当的层级之分,而不能一味地以人格平等来做挡箭牌,有大量的生活事物和社会事物,不能简单以人格平等为由来看待和处理,在许多事物上的社会分层和职能分层是应该的甚至是必需的。这是因为任何人、任何人类群体都会有失误、过错和错误,都需要被及时指正和修正,因此在社会的日常运行过程中,监督者发挥监督职能、上级指挥下级*1*、制衡者发挥制衡约束职能、学识高明的指导指正学识不高明和欠高明的,等等,需要成为日常的正常规则去遵守,而不是以人格平等为理由我行无素,甚至反过来要处处指点、指挥对方以获取心理上的平等地位甚至优势地位。
更为具体地,为何做事的资格不能一味讲求人人平等的例子有:在审判中法官和罪犯不可平等(最后只能听法官的)、在知识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不可平等(绝大多数时候都应听教师的)、在追求真理中以及学术研究中智者和愚者不可平等(绝大多数时候都应听智者的),唯有在具有统一的、固定的标准来进行衡量的是非对错问题上,罪犯和法官、教师和学生、智者和愚者之间是人人平等的,更为抽象的概括是: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或者说,在用科学理性来进行评估,并符合了逻辑加实证双重验证标准的事物面前人人平等*2*。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如下:人的存在是一个多维度的多面体和复杂体系,有做为自然人/生理人的存在(自然/生理人格),也有做为社会人的存在(社会人格)。在一个讲人性的和符合人性的社会规则体系中,人与人之间在自然人格/生理人格上必需平等,在基本人权性质的社会人格上也必需人人平等(即:基本的做人资格必需人人平等)。但在做事的资格上未必是人人平等的:在遵守规则、尊重智慧、追求真理、信息公开、法治公正、权力制衡基础上的各司其职、各安其位才是最为恰当和最能长治久安的社会组织形式。
*1*一味听从上级和讨好上级是奴性,一味逆反上级是偏执与不智;一味逆反无权势的智者、恶意抨击智者不仅奴性而且偏执。
*2*人类社会生活中各种或大或小的过失和错误,未必都能及时妥善纠正,因为任何人都是兼有理性和感性的,时刻理性和精确理性是无法做到的,人类只能拥有有限理性,这种有限理性并不能解决所有有关平等的问题,更不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唯有理性+宽容才是解决平等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的最佳方案。
最后是给读者的一个建议:结合文字导读来理解这张逻辑推理图,这种对比阅读应该极为有益,可以极大地加深对本文的理解和逐渐拓展自己大脑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如果觉得烧脑甚至无法理解,就说明大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大幅提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来循序渐进地进行理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