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应停留在口号
蒋高明
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形势令人振奋。这是继上世纪20年代梁漱铭发起乡村建设运动、30年代“打土豪、分田地”、40年代土地改革、50年代大跃进、60年代人民公社运动、70年代末土地联产承包后,发生在中国乡村的又一大事,是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举措。
那么,社会主义新农村怎么建才能得到广大农民欢迎呢?中国农民是最务实的群体,任何高深的理论如果不见到实效他们是不信服的;同样道理,任何经过多次论证的农业科学试验,农民们不亲眼看到效果,也不会去推广。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而相信自己的眼睛。因此,眼下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再做一次试验,这个试验就是让农民们具体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新农村就在他们身边。
笔者出生于农村,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根据具体调查和多年的思考,我认为如果国家用10-20年的时间,能够实现下述目标,新农村就由概念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了。
第一,吃饱饭和吃好饭。吃饱饭这个问题由于采取正确的农业政策已经基本实现了。然而依然有1亿多农民需要脱贫,有2610万极端贫困人口需要吃饱饭,这是国家扶贫攻坚的艰巨任务,需要各级政府继续努力。吃好饭我们却面临了新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持续增长的乡村农田污染。由于追求产量,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过量使用,被秸杆带走的营养元素不能“过腹还田”,地越种越瘦,对化肥、农药的依赖越来越大。乡村土地和地下水严重污染,有3亿多农民喝不上清洁的水。
第二,住上舒适的住房,用上自来水。舒适的住房是指有卫生设施,夏天有空调设施,至少有风扇;冬天有取暖设施,最好有暖气(土暖气)。经过消毒的自来水,可以方便地进入农户。就是这样简单的条件,我们奋斗了80多年,依然还没有实现。中央应当号召各级政府集中攻关,投资到位,实现这个目标。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和乡村中的大量生物质能,改进建筑结构,实现节能和舒适的双重目标。
第三,用上“管道”气,厨房变卫生。这里指的“管道”气,不是从地下取出来的天然气或者煤气,农民们用不起。这个“管道”不是钢管而是塑料管,管子的一头通厨房,一头通沼气发酵池,所使用的气体是乡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沼气,乡村只要有秸杆、有牲畜、有人的活动,就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沼气。沼气技术已经成熟,但是,由于经济的原因,农民们还是用不起。需要政策的扶持推广这一做法。
第四,三年能够换上一件衣服。这不是耸人听闻,中国的中年以上农民能够3年买身新衣服的不多,新衣服是青年人和孩子的专利。吾乡沂蒙山区老农的衣服30年没有变样,黑黑的或深蓝的中山服,概是因为耐脏之故。乡村的最大花费是生儿育女,盖房娶媳,供孩子上学,连生老病死,嫁女串亲的费用都是安排的后面的,怎会花钱买衣服这样的奢侈消费?农村分家大大提前了,“媳妇娶进门,父母赶出门”,老农就穿那一身黑衣服度过余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身上的衣服换了颜色就是一个最大的标志。
第五,有一些医疗卫生、公共交通、乡村图书馆等基础设施。这些设施曾经在物质最困乏的年代都是具备的,可惜现在少了。“赤脚医生向阳花”,一曲《红雨》电影插曲曾唱遍大江南北。文革期间几乎村村是有阅览室的,一些基础的读物多多少少增加了农民的文化;公共场所也“成就”许多青年男女的终身,就是流动的放影队也给孩子们增加了无穷的乐趣。如今,除了“村村通公路”做得较好外,公共设施几乎不存在了。农民看病难,看书就更难了。
第六, 有整洁的生态环境,村里有老“槐”树。传统的乡村自然和文化生态正在悄然消失。公路两旁清一色的是细细的杨树,仅有铁锹杆般粗,非常单调;村庄里没有了老槐树,池塘边的大树上“知了不再声声叫着夏天”,而是连池塘也被填掉了。有着浓郁乡村文化的宗祠消失了,当年村里文化人撰写墓铭志的石碑,被砸破做了房子的基础。弯弯的小河竟学着城里人的样子给取直了,还铺上了水泥。农药、花费、杀虫剂、地膜严重污染乡村环境,“大树进城”造成了乡村景观的巨大损失。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予以纠正。只有乡村恢复了清新空气、小桥流水、山村野致,再加上富裕起来的农民,我们才真正实现了“希望的田野”。
笔者15年前曾经在英国的农民家里住了一段日子,英国农民的穿着谈吐、乡村的整洁、房间内的舒适程度,就连我们现在的大城市也难以媲美。我们还需要多少年赶上英国呢?50年抑或100年?我们需要明确目标,加大对农村的科技投入和基础建设投入,引导农民致富,逐步实现上述最基础的目标,这样,我们就是实实在子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是喊口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1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