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生态农田实践与展望》连载之六十四:未来农业科技爆发点

已有 777 次阅读 2024-10-17 15:19 |个人分类:生态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蒋高明 郭立月

在我国,19812015 年,化肥施用量增加了 4 260 万吨(郭立月,2015),土壤 pH 下降了 0.130.8Guo et al.2010)。现代农业农畜是分开的,元素不能有效循环,生态平衡被打乱,不得不依靠大量化学物质投入,造成耕地退化,农业生物多样性下降。由于种地不养地,我国各地农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耕地出现板结、酸化、化学化,原本的高产田下降到中产田或低产田。针对这一严酷的现实,须利用生态学原理,从秸秆、害虫、杂草、堆肥综合开发利用入手,从源头杜绝使用农药、除草剂、化肥、激素,研发一整套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建立健康、安全、高产的高效生态农业。

   1)利用农田作物制造光合产物和草原空间优势,实现种养有机结合。 我国农田除生产约 6 亿吨粮食外,还生产了约 9 亿吨秸秆(李宗奉 等,2009Zheng et al.2010)。我国 60 亿亩草原仅生产 3 亿多吨干物质,这些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牧草。由于过度利用,广袤的草原出现了严重的退化,国家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治理(李青丰,2013)。在农区发展禽类养殖业,由于土地面积限制,不得不将动物压缩到很小的空间内(李德州,2014)。因此,建议发展“畜南下、禽北上”的创新性模式,即将传统牧业南移,利用农区废弃的秸秆养牛,牛粪还田,增加产量并发展生态农业;将养殖禽类放在草原,减少大型牲畜数量,保证牧民经济收入,同时促进自然恢复,取得双赢的效果(苏加义和赵红梅,2006)。国际和国内生态农业通常将重点放在种植环节,有机肥从他处购买,尚未注重有机肥的生产。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在较小的循环体系内(一个村庄)建立了农业和牧业的耦合模式,将农作物制造的 60%以上的光合产物(秸秆)有效利用起来。

通过对农业和草地进行系统研究,研发遮雨分隔式微储鲜秸草青储池,解决秸秆在青储过程中淋雨腐烂率高的问题,发酵效果好,损失率低。将秸秆微发酵生产出微储鲜秸秆配合花生糠喂牛,通过大型反刍动物转化,产生大量有机肥。解决秸秆青储及牛的饲料来源问题,避免秸秆在田间焚烧,保护了大气环境。同时,研发为沙质草地恢复植被发展生产的方法,每亩草地养殖大约 30 只鸡,即可促进草地恢复,又保证牧民收入不减。

2)创建高效有机肥生产的技术体系,解决生态农业中关键的制约因素,为有机植物种植提供技术保障,控制农业生产面源污染。国内生态农业中,常用的堆肥方式有常规堆肥、生物动力学堆肥和蚯蚓堆肥。常规堆肥即将动物粪便直接堆制,利用堆积时所产生的高温(6070℃)来杀死原材料中所含有的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实现无害化目的。但常规堆肥时间较长,而且温度往往也达不到,导致病原菌较多。生物动力学堆肥即在堆肥材料中添加少量的有机物质,这些生物准备过程的主要的目的不是添加营养物质,而是刺激堆肥过程中的营养和能量循环,加速分解,改善土壤性质和作物品质,与常规堆肥相比,生物动力学堆肥能增加土壤有机碳和氮含量,增加微生物生物量和生物活性,并且减少磷的流失,但是堆置过程比较烦琐。蚯蚓堆肥是指在粪便里饲养蚯蚓,能够加速有机肥中有机质的分解,提高有机肥中植物可吸收利用养分的含量(Guo et al.2015),使有机肥更稳定、更均匀,但要对原料的碳氮比进行调整。

未来生态农田的有机肥来源重在就地取材。研发将秸秆等所有光合产物经动物转化,产生有机肥,添加适量矿质肥如磷矿石等以补充磷、钾肥,添加虾蟹壳粉起到抗生作用,缩短堆肥时间。在动物饲料里添加适量的豆粕等植物蛋白,经动物转化产生的有机肥,不用调整碳氮比,即可经过蚯蚓处理产生优质有机肥,替代化肥,从源头减少由化肥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使退化耕地得到修复,综合产量高于单纯施化肥的作物产量,低产田逆转为高产田。

3)利用生态平衡的方式建立农田生物多样性,建立害虫防治的综合技术体系,实现生态农业零农药目标。结合3S”技术建立多种农林害虫的监测预警系统,同时以源头预防为主(乌云塔娜等,2010;郭立月,2015),其主要做法如下:①利用诱虫灯诱捕交配或未交配的雌虫,不使雌虫留下后代,从源头减少害虫种群暴发概率;②利用天敌昆虫捕食;③利用诱集植物的保护;④利用植物本身的抵抗力。采用物理与生物方法相结合管理物种,利用物种天敌来控制恶性膨胀种群扩张,解决农田虫害的早期防控问题,成功控制农田害虫,使作物产量持续升高,并达到吨粮田水平。这样,我国仅需要 6 亿亩农田就能够生产出 6 亿吨主粮,所使用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 1/3

4)统筹城乡发展,将可降解生物质氮还原到农业生态系统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生活垃圾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其中可降解生活垃圾排放量也不断增加,由此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2018 年,我国城乡生活垃圾达到 31 037 万吨,城乡可降解生活垃圾含氮量随之升高,2018年可降解生活垃圾含氮量为 72.59 万吨。城乡可降解生活垃圾主要由厨余、纸张及木屑组成,其氮储量分别为 62.34 万、6.55 万和 3.70 万吨。其中,厨余垃圾氮储量占 86%,相当于全国农业栽培植物实际吸收化学合成氮量的 10%,可通过农田转换为有机粮食。试验表明 1 kg 厨余垃圾(干重)可转化为 1.53 kg 有机粮食, 我国可降解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拥有生产 4 608 万吨有机粮食的潜力。因此,通过生态农业将可降解生活垃圾循环利用起来,从而替代化学肥料,既养了土地,又增加了粮食供应,还解决了垃圾污染问题。

5)将废弃的食物通过农田、果园、菜园等重新变回食物。除了生活垃圾,通过生态农田降解并能够替代化肥的物资还包括果蔬废弃物、粮仓的陈化粮、酒糟、醋糟、烟草加工废弃物、中草药渣、屠宰场肉及毛发废弃物、海洋及水产废弃物等。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在传统蔬菜产业中,对从田间生产到市场销售,再到加工、食用的整个过程产生的蔬菜废弃物,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堆置、焚烧、填埋,或还田、堆肥、喂养畜禽。随着我国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蔬菜总产量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蔬菜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蔬菜废弃物的产生量也急剧上升。据统计,2013 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约 2 300 万公顷,年产量近 7 亿吨,而蔬菜废弃物总量达到 2.69 亿吨左右,可资源化利用的蔬菜废弃物为 2.15 亿吨(杜鹏祥 等,2015;宋玉晶和柴立平,2018)。上述物质通过生态农田、果园、菜园、中草药园等,重新生成食物或中草药,变废为宝,增加食物供应。但需要研发相应的技术,实现上述生态循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1455726.html

上一篇:《生态农田实践与展望》连载之六十三:未来的生态农庄
下一篇:《生态农田实践与展望》连载之六十五:高效生态农业
收藏 IP: 222.132.200.*| 热度|

2 朱爱军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