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f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thyfan

博文

最是书香能致远 精选

已有 7001 次阅读 2016-9-4 17:2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图书定价

上周出差拜见了我的一个重要作者。

这个老师在学术科研、著书立说方面都极为严谨,但是为人却是极和蔼,丝毫没有架子,还有一些不明显的幽默,非常好打交道。

前年,该老师在我这里出版了一本很好的专著,获得了基金的资助,目前已经重印了几次。今年这本书又重印了一次,因为人工、材料等因素,重印时不得不提高了定价,如若不然,就算印出来的书全卖完也没有利润。

虽然是一再重印,但是印量其实还是不多的。现在对于专业学术书籍,出版社都非常谨慎,尽量按需印刷,减少库存,避免无序印刷库存积压太大,如果在规定的年限不能销售完只能报废,那样损失就太大了。

老师听说又提高了定价,大为惊讶,也表达了忧虑。

他说,现在这本书已经出现了盗版,如果再提高定价,买的人更少了,他强烈呼吁,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读到正版书,我们的书价格不能这么高。

我也很无奈,亲,我也想这样啊!

实践证明,不管定价多低还是多高,盗版总是存在的,就像鸡叫了天会亮,鸡不叫天也会亮,天亮不亮跟鸡叫不叫没关系,有没有盗版跟图书定价高低也没有关系,只要盗版书商觉得有利可图,他总是会盗印的。

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定价其实是偏低的。

与历史相比,节节高的CPI指数下是节节攀升的物价,一斤排骨要30元,一家三口也就吃一顿,图书价格却基本稳定。

这几天我想写一篇《诗经》里的水文化相关的文章,把书柜里买了十五年的那套《诗经》拿出来读。今天我看了一下版权页,这套小书全二册,1998年第一版,2000年第三次印刷,定价32.8元。我在京东上搜索这本书 ,已经找不到一模一样的了,但是找了一个相似的两册,定价39.1元,十六年涨幅是19.2%,这个涨幅与CPI指数比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可以认为是降价了的。

不信比较一下,房价的涨幅、日用品的涨幅还有工资的涨幅,就可以知道,图书价格的涨幅是多么亲民。

若是说《诗经》是公版书,没有比较的意义,那专业书的定价涨幅几何呢?

我十几年前学习的专业书是胡寿松老师的《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刚刚去书架看了一下,定价30元,京东上现在卖的是第六版,定价42.6元,涨幅也是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相较于人文社科、教材类图书,高端学术专著的成本高很多,作者、编辑、出版社的投入更大,而销售量更低,为了保证有利润,定价相对偏高,但是绝不是离谱。

可以说,与居民的人均平均收入增幅相比,图书定价的涨幅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与国外相比,则是更不能比。比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1Q84BOOK1》在中国定价36元人民币,在美国的价格是45.4美元,美国价格是中国价格的8倍。

而我在组稿过程中,有很多老师反映美国的专业书根本买不起,几乎能达到一页一美元的标准,一本一百多页的专业书在中国定价70就会被指责,而在美国定价则达到100多美元。

据报道,有着“日本韩寒”之称的日本80后作家加藤嘉一在其新书《中国的逻辑》中以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他认为中国的知识非常廉价,中国人不把读书当回事,一本书的价格还不如星巴克的一杯咖啡,中国的物价、房价都在涨,唯独书价不涨。

怎么比较,都很难认定,中国图书的价格已经超出普通读者的承受范围,真的离谱了。

图书卖不出去,盗版这么多,可以说,这一届读者真的不行!

也许这句话会招骂,但是,我还是坚持认为,读者素质确实堪忧,这才是导致中国图书乱象的根本原因之一,另外还有原因,就不在这篇文章的讨论之列。

在地铁里,一眼望过去,都是拿着手机的,偶尔有一两个乘客拿着书在读,再有就是偶尔看到父母亲给孩子读书,大部分乘客都是看着手机屏幕吃吃地笑或者两眼发直,舍得花钱买好手机玩游戏,花钱买装备,绝对舍不得花钱买一本正版书。

图书被盗版的根本原因不是图书定价太高,而是读者已经忘记了阅读的真正意义,认为“图书价格高”,是读者的观念问题,觉得花钱买正版书不值得。

一本好书的产生,凝聚了作者、编辑、出版商的大量心血,一旦被盗版,作者、出版商的权益无从得到保护,既打击了作者继续进行智力生产的积极性,也会打击出版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还会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也造成严重的损害,进一步加剧社会基本道德体系的崩塌。

一味低价并不能对图书市场起到良性推动的作用,它是以牺牲作者、出版商的利益为代价的,一味低价也不能阻断盗版的猖獗,因为盗版的成本会更低,价格更低廉。

有人说,对于爱书人而言,买书读书其实是最划算的投入。如果把阅读当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不会觉得书贵,一本书买了,常读常新,怎么会觉得贵;反之,觉得阅读可有可无,还不如一斤肉一顿大餐实惠,当然会觉得书贵了。

我十五年前买的正版《诗经》,至今依然挺括如新,拿在手上非常有往下读的欲望。

最是书香能致远,一顿排骨一顿香!只要不饿肚子,我有闲钱,还是愿意看看书的。

对于那个老师的忧虑,我确实是感同身受,他极为忧心因为图书定价高流失了读者,可以说这代表了科学家、学者的学术良心。可是郭德纲也说过,是儿不死,是财不散。该留的留,该走的走。那些买盗版书的,图书定价再低,也低不过盗版书,他们还是会买盗版的。

我希望为买正版书的读者多出一些好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8488-1000832.html

上一篇:那些河流,从《诗经》奔涌至今
下一篇:我生命中的那些老师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27 郑小康 蔡小宁 王林平 武夷山 孔梅 黄仁勇 刘全慧 姬扬 彭真明 张海霞 刘立 黄永义 李志俊 吴世凯 彭思龙 娄泰山 康建 王善勇 鲍海飞 王启云 曹俊兴 zhouwangpu zjzhaokeqin fsdw xlianggg xiyouxiyou lrx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6: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