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仲绩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j6189

博文

能饮一杯无 精选

已有 3801 次阅读 2024-6-2 13:4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微信图片_20240601211239.jpg

要下班了。整栋大楼在那一刻,油然地安静了下来,楼下班车“轰隆隆”的声音已经清晰可闻。

“明天在张江吗?”“啥事?”“有客户想咨询一CAE项目。”彼得这个时候来电话,长话短说,那就来吧。

就为了这个匆匆应允下来的电话,搞的人哪里也不敢去,生怕错过了已经答应的事情,而且刚开张的CAE公共服务平台,也确实需要有客户来“凑热闹”,只是,彼得好像自己也搞了一家公司,为何就这样主动把“活”送到这里来呢:太难……太烦……无利可图……这些都不怕,有挑战更好更有劲可使,公共服务平台本身就是为社会为市场为中小企业保驾护航为产业人气聚拢升腾而成立的。

想了半天没有想出个所以然,待吃完午饭想与以往一样打个瞌睡时,门卫来电话说有人找,那就上来吧,再要去打瞌睡是不可能的了。来人风风火火、行色匆匆,却让人眼前一亮,自带光芒的那种,有种聚光的本能。一斜肩,双肩包里拿出一大叠纸片,边说边介绍是要去“抢”一个项目,说自家的技术、资质应该都与竞标方能去比拼一下,再想用“新技术”做个与众不同的技术“支持”,另辟蹊径,从而弥补一下类似业绩不足的得失。看样子这堆纸片应该是这家公司“投标书”的雏形,尚未成形的原始底稿了。

倒杯茶,咱能否坐下来慢慢说吧,谁让人从一开始就喜欢上了这位大大咧咧、冒冒失失的年轻人了。机械结构,基本强度,防撞变形,材料优化……要计算仿真的有许多,可以做的内容也可以有许多……可眼前的东西,八字还没有一撇,上啥CAE!见过用CAE分析打官司追究里的,还没遇到用来“装门面”的,咋忙的个啥!不碍我耐下心来罗列个表,看看能为贵公司做些什么,希望能在那些地方能为“投标书”加重点“砝码”,出一把力的。

条条杠杠,倒是给列出几条,心急的年轻人一把抓过,塞进包里,说有需要的时候再来找,起身又风风火火的赶下一场约会去了。就此匆匆一别,一连几天都没有音讯,彼得介绍过来的人,怎么这样的,惹的去问个究竟,啥情况,其实心里还是蛮惦挂这位小伙子的,总觉得CAE在有些项目过程中是否可以提前介入产品设计的。

电话那头,彼得却一副波澜不惊的语气,刚想问为啥自己不做,而把咨询项目介绍给我们,远远飘来带着“坏坏”的窃笑声,片刻,娓娓道来,依旧是从那次在张江挥手告别的背影、绵绵的絮叨:

“一个项目要想成功,没有以往的底气、积淀,是很难在需要的时候亮出实力来的。尤其是去经历一场真刀真枪的投标。“

“亮实力,有时候还可以亮出领先别人一大步的‘专利’。知道怎么做,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数值仿真不仅仅是高科技的一种符号,提前走一步可以少走好多冤枉路。”

……

市场竞争迫使人们去寻求更先进的技术,去充分满足甲方严苛的需求,同时达到自我盈利的目的。然而技术进步是需要不断调整、叠加、迭代,从而趋近完美、可信的目标,能画出产品轮廓是“眼见为实”的CAD,然而用户所心疑、揣测的,评估全周期寿命、成本才是应对质疑以往经验的“精髓”,需要用数值去模拟仿真。“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将数值仿真技术前移已经是好多大公司的流行做派,招投标阶段时就递交给客户一份“你想知道的,我已经给您想到了。”做到这个份上,无疑是一份过程、诚信和能力的实力展示。

数值仿真不应该仅仅是仿真一个产品的外形轮廓,而应该在初期就介入产品的功能完善,双向多次比对以使得产品能缩短设计周期、验证质量隐患,以及控制生产成本……软件产业的亮点可以是宏大的技术进步,也可以是并不起眼的、贴近生产一线的路径和架构设计。

……有木有……是不是……对不对……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一段小插曲,孕育一个启示。充满朝气的中小企业时时刻刻在维护、壮大现用资源的资本价值,会卯足劲地不停地奔跑、不停地寻找合作伙伴。当他只是想要一只鸡蛋补补身子,有人甚至还在准备送来一只生蛋的鸡,让以后的日子里岁月无忧,再无前一次买鸡蛋时的那种焦虑和冲动,还有彼此遇事有“能饮一杯无”的相约,该多好多爽。

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干事的人用了心,帮忙的人用了脑,周边的人用了力,听故事的人自然会流下泪……参与其中的每一位都是入心、入情的体验者、经历者。

也许,终有一天会发现,想要的来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85605-1436585.html

上一篇:樱花缘
下一篇:青春无惧
收藏 IP: 101.86.93.*| 热度|

18 许培扬 宁利中 崔锦华 刘进平 何青 孙南屏 高宏 尤明庆 窦华书 郑永军 王从彦 杨正瓴 杨卫东 武夷山 胡泽春 孙颉 马鸣 guest998905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