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黑鹳如何飞越喜马拉雅山
黑鹳(Ciconia nigra),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它们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其头、颈、胸和体背部的羽色都呈黑色,颈部具有金属般的绿色光泽,背和肩具有紫色与青铜色光泽,上胸部呈紫色和绿色光泽,下胸、腹、两胁和尾下均为白色,嘴和脚红色。在新疆黑鹳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流域,乌鲁木齐周边的白杨沟、后峡、哈熊沟等地,偶尔也可以看到它们的踪迹。
黑鹳 张同拍摄
中国北方黑鹤种群越冬于长江以南地区,在华南的各个省份,都曾有黑鹤越冬的记载。可是对于新疆(中亚)的地区黑鹳情况就不一样了,它们要到欧洲、非洲去过冬。
中亚黑鹳是怎样飞越喜马拉雅山的?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2002-2003年由捷克科学院和捷克广播电台共同策划了利用卫星跟踪黑鹳的计划,中国的研究小组配合进行地面监测,试图解开这一谜团。
2002年7月初,专家们开始在西伯利亚与阿尔泰山之间的叶尼塞河、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寻找目标,经过近20天的艰苦努力,终于给三只黑鹳成鸟分别挎上“背包”(约100 g重的PTT卫星无线电发射器和短距离无线电发射器)。经血液DNA检测确认它们为二雄一雌,分别被命名为“皮特”(♂)、“罗马”(♂)和“凯特林娜”(♀)。8月中旬,“凯特林娜”首先启程,在8月19日前后抵达上千公里外的中国新疆艾比湖地区。9月4-7日“皮特”和“罗马”也先后上路,它们离开鄂毕河直接进入哈萨克斯坦,每日飞行一二百公里。
黑鹳 亚成体 西锐拍摄
9月10日,“罗马”一天飞行了535 km,打破了1999年3月一只叫“克瑞斯托福”的黑鹳在飞越撒哈拉沙漠时创造的488 km的日飞行纪录。而这时“凯特林娜”却在天山的伊犁河与伊赛克湖之间艰难地飞行,她在艾比湖逗留了将近半个月。经过一段时间休整,“皮特”与“罗马”开始在咸海附近的喀拉库姆(“黑沙漠” Karakum)与克孜勒库姆(“红沙漠” Kyzylkum)地区徘徊。可是路途不顺利!
途中,一些国家的战争、饥荒、干旱与沙暴,使它们几乎陷入绝境。10月2-14日,“凯特林娜”离开伊赛克湖又折回新疆,奇迹般出现在阿克苏附近的塔里木河流域。难道她要选择在新疆南部越冬?
此间中国的鹳类研究小组给予密切配合,及时向捷克方面提供地面数据,使得中国境内的研究比较顺利。而在相邻的阿富汗,由于连年的战争和饥荒,危机四伏。11月噩耗传来,“皮特”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附近失踪(可能被枪杀),“罗马”也在去巴基斯坦的途中失去信号。还剩最后的希望——“凯特林娜”。
“凯特林娜”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巴楚、莎车漫游了两个多月,几次试图冲击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但都没有成功。直到12月12日,新疆南部的气温已经降到摄氏零度左右,机会不多了,“凯特林娜”必须进行最后的抉择,当他最后一次飞向帕米尔高原,所有的心都绷的紧紧的,为她祈福。
有了前两次失败的经历,这回她采取了比较聪明的迂回战术,沿着叶尔羌河,经过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地区,从海拔较低的红其拉甫山口出境,成功地绕过了群峰挺立的世界屋脊,到达南伽峰地区。一路经过了海拔7 543 m 的慕士塔格峰,7 719 m的公格尔山和8 311 m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同时也证明了马鸣之前的判断。
十几年来马鸣在这些地区多次见到过黑鹳的活动。现在,卫星跟踪证实了这条黑鹳迁徙通道的存在。12月17日下午,欧洲航天局的阿古斯定位系统(Argos System)从青藏高原另一侧的印度河上游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成功回收到了“凯特林娜”的定位信号,经过大约400 km的跋涉,她已经顺利抵达温暖如春的印度河流域,当地气温约在20℃左右。
这是利用人造卫星跟踪黑鹳活动的最大收获,也是“凯特林娜”创造的一个奇迹!“凯特林娜”在中国先后停留3个多月,神奇的是它踪迹在地形图上绘出了多个8字,首次清晰地演示了迁徙的时间、路径、活动规律和中途的驿站等,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如果合作顺利,当来年春季“凯特林娜”返回新疆时,此项跟踪研究还会继续下去。
正当人们期待着她的下一个春天时,噩耗再次传来,捷克消息,在印度河上游她被当地牧民枪杀了。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过去了,却始终无法避开那罪恶的杀戮!
2003年7月,另外3只中亚黑鹳被卫星跟踪,但它们都没有飞经中国。
痛定思痛,保护黑鹳刻不容缓!许多珍稀濒危动物,都建有专门的保护区或保护站,如大熊猫、朱鹊、丹顶鹤、褐马鸡等。而黑鹤由于数量分布稀少,巢址分散等原因,加之没有对其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至今未能在其繁殖地实施过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目前来看,我国黑鹤的繁殖区大体上有东北、华北、新疆塔里木等地,这些地区尚存的繁殖黑鹤,对于维持其种群数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即使在局部地区建立保护区使黑鹤的数量不至于继续减少,也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马鸣, 魏顺德, 程军. 卫星跟踪下的黑鹳迁徙[J]. 动物学杂志, 2004, 39(2): 102-102.
推荐:草原铁甲兵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90233-735030.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