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地铁,开通了。国庆体验了一把,地面公交1个小时的车程,乘地铁20多分钟就到了。稳准快,是地铁的显著优势,这成就了一种现代都市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大众运输方式。
在乘地铁的时候,我想到了数月前与友人的一场讨论。主题是地铁线网突发故障之后,如何利用地面公交应急接驳的问题。有识之士皆不否认,地铁线网可能故障,甚至瘫痪。这后果严重异常。一般的事件,会造成乘客滞留,局部交通瘫痪;严重的事故,关乎公共安全,足以引发一个城市的灾难。现代大都市无不打起十二分精神预防与应对地铁线网故障。
近逢研究生开题,有小友找到我,就推荐了这个题目。回想当时,参论者众,皆为高手,逐渐达成一致意见,最后独我坚持己见。不论对错,有不同,才有启发。当然若问到我,一定答自己不会错(一笑)。先写出大家之见吧。
地铁线网故障后,第一件事要确定受影响范围。这范围与列车开行方案与轨道接驳方式有关。可以确定出直接影响范围,一次换乘影响范围,以及二次换乘影响范围等。之后,进行地铁线网配流,确定影响程度。参考受影响范围内的客流OD,可以确定地面公交接驳方案,包括运送能力与线路走向。
总结一下,该方案是应急地规划公交线网,将受影响客流全权托管。乘客将被公交汽车从地铁车站接起,一路送至其目的地附近的公交车站。
依我之见,没那么复杂。范围只要确定受直接影响的线路,遇换乘车站则换乘线路下行不需要考虑。也不必理会受阻客流。应急公交替代方案,只要沿直接波及的地铁线路方向,组建临时开放式快速公交(open bus rapit transit,OBRT),填补瘫痪掉的或减少了的那部分通过能力(这更容易计算)。不需要重新进行客流分配,更免做遍公交线网规划或优化。
详细地说。逐条地看经过故障车站或区段的所有地铁线路,可以确定受影响范围。临时OBRT 就由沿线的既有公交线路组成,可按公交线路与地铁线路重合公里数来确定。沿地铁方向,可选择多条与地铁线路平行道路,开辟右侧OBRT专用车道。地面停靠站尽量与受影响地铁线路车站保持一致。
总结我的方案,重要的区别在于,我主张哪段地铁线路瘫痪或瓶颈了,就为那段提供临时OBRT作为替代。换句话说,只要有地铁线路正常运行,就要利用之继续完成旅客运输。乘客将被公交汽车从地铁车站接起,沿瘫痪线路,送至未受牵连的换乘车站/目的地。
清楚地解释,不妨考虑两种极端情形。
一、受影响地铁沿线客流均为直达客流的情形,俺的idea显然是对的;
二、受影响地铁沿线客流全部为换乘客流,也即通过性客流。这些客流是为了到换乘站换乘(地铁),那么俺的idea仍是将他们送到换乘点(正常运行)。如此做法比地面公交直接运送至目的地更优,乘客继续下一段地铁旅程,不会增加地面公交和道路交通压力。
以上两种情形,非此即彼。对于换乘客流,如果换乘车站也受影响,那么显然这类客流也应归到沿线直达客流,我们仍要为他们提供沿着受影响地铁线路方向上的OBRT服务。
结论清晰地说:地铁既有客流方向定是沿地铁线路方向为主方向,哪段地铁线路瘫痪掉了,就为那段提供临时快速公交线路,疏解受影响客流。不会有错。
举例说明吧。假定成都北站地铁站瘫痪了,要搭地铁到天府站换乘去川师的客流,被应急OBRT服务。这服务,不必直达川师,只需送至正常运行的天府站。只要在天府站换乘的2号线没坏,乘客就可以继续下段地铁旅程,至川师。其中差异仅是,日常情况人们地铁换乘地铁,应急之下大家公交换乘地铁。
例子中,对于要从北站到南站的客流,由于1号线全线是受直接影响,临时ORBT,也只好沿1号线全线开到南站了。地铁既有客流的选择,本身就是按最有利的路径连接换乘站,若不沿地铁线路开行公交替代线路,只会更绕,徒增网络旅行总成本。
关于这方案有争议,但我认为都无关宏旨。罗列出来,考考看官朋友。一、会造成地铁换乘站的拥堵;二、地面公交线路运能本已饱和,故障点至换乘站之间地面公交会拥堵;三、会造成地面小汽车交通拥堵;
数月过去了,我看法保持不变。地铁线网故障,若求网络旅行总成本损失最小,我的公交替代方案会胜出。
最后还有一类应急方案,是实际上采用的做法,却是完全另外一回事。事实上,公交应急是要地铁公司付价的。公交公司根据使用的车辆数/里程收钱。于是,地铁公司为求损失最小,应急预案是将受影响客流往最近客运站,公交总站输送。至于乘客要去哪里?怎么去?是否会浪费更多时间/金钱?对不起,不再考虑之内。
这里有个误区,似乎城市公共交通是一类公共福利,享受之人无权锱铢必较地索要更多,默默等待更多垂爱或保持乐天知足才是善道。然而本质上,公交/地铁与公路班车/铁路/飞机一般无异,车票是乘客与运输方之间的契约。没有完成契约约定的运输任务,是要承担违约责任的。
如上,三类公交应急替代方案,看官老友,你会倾向哪个呢?
==============================
后记,
此文为记录与Qin博,Zhang博等人的讨论而作,当然也是要感谢他们的启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