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guox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guoxue

博文

总结一下'理性人士"这几个月洗地的姿势

已有 4415 次阅读 2016-5-21 13:2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理性, 洗地

在互联网上,有这样一群高高在上、充满优越感的存在,这些人把冷血当作冷静,把偏激乖戾当作特立独行,以嘲笑网友的素质为乐。他们最出色的本领就是将议题歪曲到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然后用所谓的“专业知识”对受害者进行智商碾压。他们嘴上最常见的两个词是“无良媒体”和“美国公知”。

这群人都宣称坚守所谓的“科学理性”。他们的“理性”在现实中遵循的是这样一种逻辑:你被盗是你没防范意识;你被强奸因为你穿着太暴露;你求医被骗是因为你没有科学素养。其声音尖锐、刺耳、冷漠,立场颇有“装外宾”之嫌。理性人士靠“逻辑”这手乾坤大挪移的功夫,其目的不是解决问题,促进社会进步,而是为了在历次公共事件中转移焦点,替官方洗地,发挥自己高级5毛的价值。


当《疫苗之殇》在朋友圈传开后,“理性人士”兴致勃勃地介绍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的区别,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就像证明数学题那样,得出雄辩的结论:非法疫苗≠失效疫苗≠有毒疫苗。


那么问题来了,难道“没有毒”就是最低要求了吗?疫苗最基本的作用难道不是预防疾病吗?无效疫苗起不到预防作用,注射者不能免疫,这是不是害人?有这么多非法疫苗流出,难道不算严重的公共卫生漏洞?非法疫苗要是有用的话,还要法律干什么?


疫苗事件,人们关注的是官方在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加强管理在以后不犯错误,关注者未必都是科学家,反映问题难道要用论文的格式吗?在疫苗事件中,“理性人士”的目的可谓非常恶毒,尽管你家孩子可能打了无效疫苗,如果你分不清二类、一类、无效、有毒,你就要闭嘴,说错了就会被科学人士口诛笔伐,所谓“科普”的结果就是塑造一个无声的社会。



“理性人士”最早是理科生居多,最近的魏则西事件,我又“欣慰“地看到了“哲学家”的影子。病到癌症晚期,魏则西为什么不坦然面对死亡?!:


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医生无法阻止生老病死,就像无法阻止春夏秋冬一样。医生是生命花园里的园丁,只能让花朵开得更好看一点,仅此而已。事实上,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黑箱”,恰如神秘而浩瀚的宇宙……尊重自然规律,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坦然地面对生与死,是最理性的选择。



舒缓的笔调、抒情的文字,饱满的哲理,浓浓的鸡汤味。如果不是看出处,我还以为这篇文字出自《知音》或于丹“大师”的演讲。


雷洋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现在是国资委下辖的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某中心主任。在“理性人士”的眼里,似乎某高官嫖娼就该死了,对这种没有常识缺少法制观念的论调,我就懒得反驳了,看来“理性人士"也有黔驴技穷的时候,这次洗地的姿势实在是难看。这起案件的关键不是雷洋的身份,而是警察执法权、政务信息公开。在雷洋案中,我们关注的是一件人命关天的大事,有些人首先想到的却是死者的薪水、行政级别,还有一系列莫名其妙的阴谋.....


“理性人士”的“乾坤大挪移”并不会赢得多少掌声,不过“理性人士”可以用学历来佐证自己是掌握“真理”的少数人.毕竟中国网民普遍高中学历,中国国民科学素质3%及格,“理性人士”总是能据此厚颜无耻的摆出胜利的姿态,等待新的话题。


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国,由于社会的种种问题,很多词都被污名化了,比如小姐、教授、专家等等等等,我不希望下一个词是理性、科普、科学。一个开放的社会,存在不同的声音是很正常的,彼此之间应包容、倾听,而非拒绝、压制,当理性沦为打人的棍子,最终挨打的却是理性本身。说到底,我们生存的时代,一面是“理性人士”的泛滥,另一面则是理性的严重缺席。这背后,正隐藏了一大恶性循环:一个社会越是极端、撕裂,便越不待见理性,;一个社会越不待见理性,便越是极端、撕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82964-978771.html

上一篇:马应龙是中国民科的榜样
下一篇:经济发展靠房地产还是制造业?
收藏 IP: 101.81.229.*| 热度|

37 王荣林 周健 冯兆东 徐晓 曹俊兴 王春艳 武夷山 宁利中 冷逢春 陈楷翰 陈永金 朱志敏 刘波 梁洪泽 魏焱明 陆绮 庄世宇 汤伯杞 徐耀 陈南晖 韩枫 赵美娣 张家峰 DXY1234 xchen fumingxu zhucele doctor5 bridgeneer xlianggg wangqinling pppoe201 watercold safe110 neilchau wangshoujiang3 everyo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