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所谓“人才”从广义上看无非就是一些有脑子的人,这年头即便是当喉舌也很考研智力的,如果你只知道背书,乱拍马屁很可能会拍到马腿上。
汉奸这个词儿,最早是指明末清初,那些跟入关的满人帮忙的汉人。这样的人很多,成千上万。不夸张地说,满人的天下,至少有一多半儿,是他们帮着打下来的。然而,在满人统治了差不多两百年之后,汉奸这顶帽子,又扣在了另外一些人头上。鸦片战争的时候,前线的满人将军每每惊呼,前线遍地都是汉奸,好些老百姓都在帮英国人,给他们带路,卖给他们食物,而清军却常常得不到给养。严格地说,也不是老百姓乐意帮外国人,外国人出钱雇人,出钱买东西,中国的老百姓,是看在钱的面子上了。反过来,清军军纪极差为扩充兵员随意抓人,随意抢粮食,老百姓当然避之唯恐不及。从那以后,清政府抓住跟洋人交易的百姓,一般都是按通敌的汉奸严惩的,但即便如此,也禁不住。再后来,汉奸的帽子给了那些办洋务,跟洋人打交道的官员。最初的时候,别说办洋务,就是进了朝廷办的学西学的学堂,都被人骂成汉奸。朝廷第一所新学堂同文馆,就是因为害怕被骂成汉奸,才没有人去。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跟洋人谈判的人,就是更是汉奸了。曾国藩这样的理学大师,中兴第一名臣,就因为在天津教案的交涉中秉公执法,没向着中国人就被骂成了狗屎,戴着一顶汉奸的帽子,进了棺材。汉奸满地的时代,是抗战时期。侵略者打进来,占了半个中国,沦陷区的伪军、为日本人办事的伪政权人员成千累万,而他们大多数人仅仅为了活命混口饭吃。
从汉奸这个词的历史变迁中可以看出两个简单的道理:
1,尽管历史上汉奸的帽子满天飞,但真正意义上的“汉奸”并没有多少,道理很简单,“卖国”这种事不是人人都有资格的。一个祖宗八代都是平民,衙门什么样都没见过的农民,可能去卖国吗?怎么卖?
2,成千上万的所谓“卖国贼”、“汉奸”往往都是自己国家逼出来的。如果明朝朝廷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哪个大明子民会去帮满人?如果大清朝的科学技术发达,冠绝天下,哪个清朝官员会去研究怎么办洋务?封建时代的老百姓国家的概念淡薄,很多人认为朝廷只是皇上一家的,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一句话,国不知有民,则民不知有国。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如果真爱政府还有点脑子,就应该少给别人扣“汉奸”的帽子,好好的中国人如果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满意,没事向着外国干什么?所以喉舌应该营造“爱国者多的氛围”,把那些异见者都说成“爱国志士”,不要动不动就发“汉奸”的帽子,如果中国“汉奸”满地,说明的恰恰是政府的无能,这打的是主子的脸。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1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