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几周前发表在个人公众号“学术漫谈”,一个分享原创经历经验和学术观点的地方,文章相关配图也上传于此公众号,欢迎关注。
博士的成长和历练在于读博整个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经过几年的长期积累,才形成从量变到质变的升级与转变,这个过程中混杂着兴奋、紧张、高兴、忙碌、迷茫、甚至暂时的失落。这篇继续前面几篇,系统而详细的记录我读博士几年的经历。
在意大利的博士生活简单又快乐。简单在于生活的方式,周一到周五心无旁骛的科研,周末处理饮食起居上的事情或者出去旅游。快乐既源于跟周围的人相处愉快,也源于科研的成果也越来越多,科研期间我有大量的时间无人打扰,可以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独立而又非常深入的思考和尝试。
然而两年时间过得非常快,按照计划我需要去德国的研究所了,出发之前,我已经跟德国那边的导师商定了在那边的科研计划。虽然跨国搬家有些麻烦,但是这次没有当初刚来意大利时的那种紧张和焦虑了,可能是我对这里的环境更加了解,之前也去过德国几次了,从距离上来说更像是跨省搬家。
德国的大学果然在细节上面考虑得非常周到,就连要住的房子国际学生处都已经给我找好了,房东还很好心的告诉我他可以去火车站接我。我不想麻烦房东,叫了个出租车直接送到了门口。我住的地方非常有特色,不是靠近市中心的公寓,而是处在郊区的独栋房子,我住在前面这栋小的里面,房东住在后面那栋大的里面,中间是一个大院子。厨房里面非常整洁干净,各种厨具餐具一应俱全,房间里面是宜家简约清爽的家具,枕头被子床单都给准备好了,房东还抱了一摞洗干净折叠整齐的毛巾过来,说等一下他会拿刷牙杯子之类的过来,我笑笑说这些个人用品就不用了,我自己带了。之后每过一段时间,房东还会送过来换洗的干净床单,照样叠的整整齐齐,让我感觉非常温馨。
我住的这栋小房子非常有历史,始建于1776年,墙里面嵌入了处理成黑色的方条大木头,房东告诉我这是德国传统的房子构造,每块木头都经过了特殊的处理,可以防虫蚀而且非常结实,而且每块木头上面都刻了标号,这样即使将来拆房搬家,这些木头也能够很快按顺序架构起来,看来德国人的严谨思维已经从几百年前就有了。这么有历史的房子已经被政府列为保护级别的建筑了,所以房东不能随便拆掉,但是维护起来成本又不低,所以房东才把房子出租,以此收入来不断维护房子。
第二天我就去见导师,然而去跟导师见面的过程,却让我感受到了那种机械式的冰冷。导师只是跟我约好了见面的时间,我自己需要按照地址一路摸索到他的办公室,这个过程像极了两年前我去荷兰埃因霍芬面试一路找到教授办公室的情况,只不过现在的难度更大一些,因为研究所处在远离市中心的一大片林子里面,公共交通不方便,前后需要走很多路。我下了车之后步行了很长的距离,顺便了解一下周围全是树林的环境,才来到研究所。
研究所门口有人值守,所有人进出都需要出示证件,我进入旁边的接待室提供了不少文件也填了不少表格,才办理好了证件。研究所占地面积非常大,里面一栋栋建筑不少,我靠着手里的地图,找到了导师办公室所在的楼,进去之后看到人就问,才找到了导师的办公室。后来很多类似的经历让我内心强大起来,明白了这种机械式的冰冷更多的是由办事方式的差异引起的,这里很多事情,只要一步一步按着流程走,最终都能走得通,基本不需要借助其他人。但是正因为这里面没有人的因素,这些指导性的文件和信息,难免让人感觉冷冰,尤其是对这种文化不习惯的人。
导师跟我寒暄了一阵后,就领我去见这幢楼里面的所有人,彼此相互介绍,我的大脑被突然而来的这么多信息轰炸了一番,根本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以及每个人具体做什么,只是对他们的面孔有个初步印象。这个研究所比我在意大利的实验室要大很多,但是却只有一名教授,同时也是研究所的所长,后来我才知道在德国要升到教授是非常困难的,除非这位教授退休,才会有新位子出来。所以所里面很多学术成果不错的人,头衔只是研究员或者小组带头人,而所里面十几位博士生,都挂在这位教授的名下,虽然教授具体指导的可能性很小。
所有的博士生也是研究人员,我照例每天要填写工作时间表,每天不能超过8个小时,而每周不能超过37.5小时,这是法律允许的最长工作时间。所以研究所里面严格要求不能加班,周末更是不可能进来,这里的规章制度非常具体谨慎,怕万一有安全问题了,要承担很大责任。所以有时我觉得做科研的时间不太够用,就利用周末的时间在家里读读文献做做分析。
很快我发现这里的基础设施对自行车太友好了,维护的非常平整的自行车道穿过一大片一大片的森林,而且自行车道跟公路之间有很宽的树林隔开,这样既保证了安全也降低了尾气和噪音的污染,估计政府是为了鼓励大家骑自行车减少开车,这样既锻炼了身体也减少了污染。所以我很快去买了一辆自行车,经常在看不到头的树林里面穿梭,随时可以停下来欣赏周围的美景。
随着科研的深入,我发现德国的科研和管理方式跟意大利有很大的差别,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也跟意大利人非常不同,这些在下一篇文章里面具体来谈。
后记:愿我这些真实的经历给在学术路上的同行带来鼓励和启发,博文相关图片上传于“学术漫谈”公众号,这里记录了学术人生的经历、经验和感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