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的成长和历练在于读博整个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经过几年的长期积累,才形成从量变到质变的升级与转变,这个过程中混杂着兴奋、紧张、高兴、忙碌、迷茫、甚至暂时的失落。这篇继续前面几篇,系统而详细的记录我读博士几年的经历。
之前分享了不少学术经历和经验方面的话题,每个话题都不算小,大到基本都可以独立成篇了,每个话题就像餐桌上面的一道菜,对其醇厚的味道仍然记忆犹新。然而,科研生活不仅仅是由这些大菜组成的,也有很多趣事,就像有特色的小吃,让我们的科研生活更加有味也更加有趣,星星点点装饰了我们的科研,这次收集汇总了我博士期间这方面的经历,很多还确实跟吃有关。
先谈谈实验室软件的使用,这方面管理还算规范,电脑上面都有技术员给预先安装好的常用软件,有时我需要用到专业一些的软件,就去找技术员要,然后自己来安装,一般问题不大。直到后来我安装一个用来做数值模拟的专业软件时,反复安装了很多次也不成功,技术员也解决不了,我就去问隔壁实验室的人,结果他们告诉我,正版的安装和使用都不顺手,他们用的是破解版的。我就问这不怕被查到吗?他们说不怕,因为虽然用的是破解版,但手里有正版软件的license。从此以后,我就开始理直气壮的用破解版软件了。
实验室的布局就像工厂的一个大厂房一样,非常开阔,不同的研究组共用里面的设备和空间。里面除了放了很多实验装置之外,还有一个大餐桌,一圈足以围坐十多个人,中午很多人带着午饭坐在桌前,经常有人带过来自己烤制的甜点跟大家分享,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非常热闹,经常聊天的时间比吃饭时间还要长。后来实验室里面有几个小房间空出来了,结果很快里面被收拾干净,放满了各种厨房用具,大家竟然开始吃大锅饭了,中午的时候煮一大锅意大利面,分成很多小盘,撒上西红柿酱和奶酪丝,大家开吃开聊。我连续吃了好几天大锅意大利面之后,就开始想念附近食堂刚烤出来的披萨了,就带了披萨回来继续与一堆吃面的人聊。
意大利人对意大利面的钟情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国人对米饭的钟情,我的导师说他父亲一天不吃意大利面的话,就感觉不太得劲。超市除了有各种形状的干意大利面外,还有刚加工出来的新鲜软面条。每当有人来实验室访问交流的时候,我导师都会带他们去附近同一个餐馆吃意大利面,几个人吃饭就点几种不同的面条,然后让后厨把做好的每种面条均分为几等分,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尝到所有的种类了。
最容易喝到的东西就是咖啡了,到处都有也随手可得,周围很多人的一天都是从一杯咖啡开始的,街道上也有很多咖啡店,早上飘着各种咖啡的香气,而很多上班族早上匆匆忙忙进去点一杯espresso,高度浓缩但是只有一口的量,都不需要坐下来,端起杯子一扬头就喝光了,接着服务员还会递过来一小杯清水用来冲淡口中咖啡的浓味。一杯咖啡之后,便精神抖擞睡意全无,充满能量的开启一天的工作,所以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被形象的解释为Energy=Milk*Coffee*Coffee,这是一天工作的能量来源。
跟实验室的人经常出出进进,会有很多coffee break,半上午的时候大家一起出来喝一杯,午饭完了自然也要一杯,半下午的时候也经常出去喝,有些人甚至在晚饭后还要喝咖啡。但是我导师却从来不碰咖啡,原来他对咖啡因非常敏感,喝完后马上心跳加速。有一次我跟导师一起去另外一个实验室访问,整整一天我跟那个实验室的人在一起前前后后喝了好几杯咖啡,导师见状说恭喜你,你现在比我这个意大利人还意大利了。我导师还经常嘲笑美式咖啡,说用那么大的杯子却装着跟水一样寡淡无味的咖啡,我所在的城市,有那么多家咖啡馆,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家星巴克。
在实验室里面,周一到周五,很多人都在努力干活,但是一般周五中午之后,就很快闻到周末的味道了,很多人已经在讨论周末的计划了,有些人已经在实验室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了。我隔壁办公室的一位博士说,他的周末从周五下午三点开始,所以我经常很早就听到他跟周围各个办公室的人打招呼顺祝周末愉快,实验室很快就变得冷清没有人气了,我一般也会稍微早些回家。虽然大家真正科研干活的时间不长,但是很多人干活的时候,注意力非常集中,效率也很高,所以科研进展并不算慢。
另外一个实验室生活的乐趣,就是大家经常一起出去吃饭聚餐,好多这样的聚餐都是临时组织起来的,比如下午喝咖啡聊天的时候,有人提议要不要晚上一起去吃饭,马上就有不少人眼睛放光了;还有实验室有人要走的时候,大家也一起出去聚餐送别。所以我有机会体验了非常丰富甚至奇特的本地饮食,我们去的很多餐馆,地方都很偏僻,根本不会有游客光顾,但是在本地人中非常受欢迎,很多餐馆规模也不大,但是不管是装饰还是菜单或是餐具,都非常有特色,不少餐馆提供自酿的葡萄酒和现场做出来的冰激凌,还有的餐馆提供短期的烹饪培训课程。
很多诸如此类的趣事,驱赶了实验中的单调无聊,也丰丰富富的装点了我的科研生活,让我觉得很多做科研的人还是挺有趣的,科研人员的生活也是有色彩的。
后记:愿我这些真实的经历给在学术路上的同行带来鼓励和启发,博文相关图片上传于“学术漫谈”公众号,这里记录了学术人生的经历、经验和感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