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awn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dawning

博文

抗战胜利日 重登健身坡 精选

已有 5960 次阅读 2017-8-16 00:17 |个人分类:生活见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纪念日。媒体上虽然不像70周年那样搞得隆重,但也能看到各大主流媒体发文庆祝。作为一位公民,我想用我的方式表达对那场战争的纪念,对在战争中牺牲的英烈们的缅怀。

吉首是一座从山谷中长出的城市。市区西边的山坡名叫健身坡,是市民们登山健身、背山泉水的地方。健身坡北部靠近峒河的地方建有一座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我今天就从学校出发,重登健身坡,去到纪念碑下,缅怀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们,同时记录下傍晚的吉首老城区。

团结广场对面的路桥公司旁边有一条上山的小路,路两旁有很多民居。从吉首大学砂子坳校区爬健身坡的人们通常都是沿着这条小路往上爬的。站在山腰上往东看,即可看到山谷中的砂子坳片区,如下图所示。吉首大学在这张图片中更靠南的位置。

山腰上东望吉首城区

山上居民的生活用水,很多都是来源于山泉水。沿着弯弯曲曲的登山道,走十来分钟便可走到健身坡脚下的一个村民聚居点。这里修有一口山泉,唤作洞泉。旁边还刻着捐建者的名字,并赋有《洞泉吟》一首。此刻,有三个孩子正在泉边玩耍。

洞泉旁玩耍的孩子

我沿着洞泉旁边的小路往上爬,一路上只遇到一个背水的大爷和一个牧羊的大姐。可能是发生过轻微的山体滑坡吧,以前爬山的小路被毁了不少。来爬山的人也就少了。时间已是傍晚6点了,山中昆虫的叫声挺大的,一个人走在路上,听到这声音还有点吓人。我加快了步伐。不一会儿,手上的矿泉水就喝完了。想着前边还有一口名叫凤泉的山泉井,那里的泉水水质非常好。于是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凤泉。由于有3年没来过了,加上爬山的道路变化这么大,一时不知道去凤泉的路了。幸好有那个牧羊的大姐在。我才找着了那条小路。看,我看到什么了?从小在湖区长大,家乡那边没人养羊。这次看到这些小家伙还挺高兴的。

小路边吃草的羊

穿过羊群,就差不多到凤泉了。凤泉的水干净而甜美,来此取水的人很多。可能由于最近雨水多,凤泉水量大,所以没出现排队等水的现象。市民们通常用背篓装着大大小小的瓶子到此取水背回去,他们称这种活动为背水。背水是一项即可健身又能喝到优质水的活动,深受民众喜爱。凤泉也是由民众自发组织修建的。参与募捐的人数很多。足见市民对这种公益事业的热心。

民众自发筹建的凤泉井

凤泉井募捐功德碑

在凤泉补充水分后,我遇到了一位牧羊的大叔。和他聊了会儿。他告诉我,他今年养了50多头羊。我刚才拍的那些羊就是他家的。和他谈话间,看得出他对目前生活还是挺满意的。他说他家的羊基本都是客户找上门来买的,根本不愁卖。现在年纪大了,在这山里面空气好,一边放羊还可以采些菌子,日子过得安静而舒适。

和牧羊大叔聊完,我就起身往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走了。走到山顶的一片树林,被眼前的树木吸引了。他们才是山上的主角。你看,很有气势吧。虽然不像北方的白杨树那般伟岸,却也不失南方林木的秀美。

秀丽的林木

此刻,已是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于西山。掏出我的华为手机,记录下这一刻。层峦叠嶂的武陵诸山包裹着谷韵吉首,喧嚣的城市即将重归宁静。

健身坡上看落日

我开始往山下走了,城市离我越来越近。静静的峒河在此蜿蜒而过。往下看去,吉首老城区尽收眼底。这样看过去,谷韵吉首确实名副其实啊。为了展现峒河的风采,我还用手机拍全景的功能,给峒河和吉首老城拍了张合影。

健身坡上俯瞰吉首老城区

吉首老城区全景

再往下走就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市民为那些勇士们献上了鲜花。纪念碑的四周刻满了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吉首籍将士的名字和军衔。现在反思那场战争,真的是国弱则民苦啊。当时中国的国力是何等的羸弱,士兵的装备和补给是何等的差。要是当年中国国力如今日般雄厚,军力如今日般强大,或许这次战争就不会这么艰难,就不会阵亡这么多将士。

今天的和平,是以抗日阵亡将士的牺牲为代价的。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深深的向他们鞠了三个躬。愿这个国家不要再有那么惨烈的牺牲。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2017年8月15日于吉首大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39267-1071276.html

上一篇:王卓然教授谈“论文写作那些事”
下一篇: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勘探地球物理领域资助项目名单
收藏 IP: 218.76.65.*| 热度|

9 朱晓刚 黄永义 白图格吉扎布 罗祥存 岳东晓 彭真明 鲍博 nipy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2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