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hidag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shidaguan

博文

教师的朋友圈,家长们该何去何从 精选

已有 15308 次阅读 2015-10-27 10:09 |个人分类:教育视界|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师, 家长, 朋友圈

教师的朋友圈,家长们该何去何从呢?

近日,有媒体报道,开学不到一个月,宁波鄞州区栎社小学校长周培利,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和全校一千余名学生的父母,除了不用微信者,几乎都加了好友,在传统交流方式之外,引导新型家校互动模式得升级,被誉为史上“最牛校长朋友圈”。这件事,受到了各方热议。

其实,在教育中使用微信引发的争议并不少。近期,有报道指出,在家校微信群里,部分家长的炫富、晒娃、点赞、吐槽以及个别教师晒教师节收到的学生礼物等做法,让一些家长和教师“为家校群所累”,引发了不良反响,以至于有人指出,现在家校微信群就是一个江湖,里面各种利益交织,看似和气,实际上暗流涌动。

从网友的评论可见,对该校长这种行为点赞者居多,说明这种举动得到了认可。而从信息传播渠道扩展和家校合作的发展趋势来说,微信是传媒技术变革的结果,也是拉近教师与学生家长距离的有效工具,有利于家校互动。因而,不仅是校长,教师的朋友圈里家长也不应缺席,教师应通过微信实现家校关系的融洽。

教师的朋友圈,家长们该何去何从呢?

前不久,围绕家校微信群的问题,《中国教育报》刊发的文章《家长群成“江湖”,可理解可解决》指出,不必夸大微信群背后的矛盾,要利用好新媒体平衡家校关系,当然,不能把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希望都寄托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仍需要面对面的家校沟通。这些观点,理性地厘清了微信在促进家校互信的作用和局限性。辩证地看,微信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工具,自然有其缺陷,但只要其优势大于不足,且不违背科学伦理,就应该为教育所用。

教师要做的,是在保留传统家校面对面交流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采用新的沟通渠道来缓解家校矛盾,提高家校互信度,进而促进家校的长效合作。微信群尚且如此,微信朋友圈就更应为教育者所提倡了。

一方面,微信朋友圈可以成为教师和学生家长交流教育信息的重要途径。教师和学生家长互加好友,既可以交流孩子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内容,助力教学信息公开透明,减少孩子学习过程中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还可以通过朋友圈的心情和转发信息,传播教育理念,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

新闻报道中,周培利校长定期转发一些自己认同的教育理念文章,发起一些调查和诸如健康早餐的倡议等行为,对于提高家长素质,促进教育发展而言,无疑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教师的朋友圈,家长们该何去何从呢?

另一方面,微信朋友圈不同于微信群,并不会对参与者造成多大负面影响。微信群里,家长和教师可以发各种消息,很容易对群成员造成影响,导致教育焦虑和家校互信的土崩瓦解;朋友圈则不同,教师与学生家长互加好友,聊不聊天,选择和谁聊天,具有极大的主动性。

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家长之间相互隔绝,教师与某位家长的交流对其他教师和家长来说是封闭的。因此,微信朋友圈的家校互动形式,对家长和教师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

所以,教师和家长互加微信好友,利用微信朋友圈的微信交流方式,是利用新媒体交流家校信息,开展家校互动的有效尝试,应当鼓励。当然,在这种交流模式下,教师和家长也应该多一些媒介素养,尤其是教师,要提升教育素养,理性传播教育理念,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家长,而不是利用教师的强势地位来胁迫家长,做出有违师德的事来。

文章来源:中国教师报,文/肖纲领

    详见个人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db2f7cc0102w02h.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373-931312.html

上一篇:评“合娶论”,学者的公共言论不能“信马由缰”
下一篇:博士改行说相声何必惊诧
收藏 IP: 140.207.35.*| 热度|

9 王春艳 武夷山 鲍海飞 姚伟 刘世民 黄永义 赵凤光 shenlu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6 1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