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看到李宁兄的文章:《清华是否应该解聘方艳华老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485-815440.html),文中提到的问题在我看来是一个程序正义的问题,对此,我是理解的。但是,方老师是转岗而不是解聘,这里差别太大了,诚如逄老师老师所言:
非升即转(走)是个好的体制 , 但是应当有配套政策 。 例如,让人走,那么住房、户口、孩子上学之类要有适当的对接政策。由于普通人对权力的野蛮毫无约束能力,改革往往是,有利于强势一方的改革雷厉风行 , 而有利于弱势一方的改革干打雷不下雨!【逄焕东老师的留言】
由于对方老师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不好妄加评议。只是由于教学的话题勾起了我的一点想法,趁着兴致写出来唱和李宁兄。其实,现在大学里的老师被赋予了三种职责:教学、科研与社会活动。这三种活动在当下的评价体系里被赋予的权重是不同的:收益最高的当属科研,所谓科研,庸俗点说就是项目加论文,这个游戏科学网上的诸君都熟悉,今天用一句玩笑话来说就是:得项目者得天下!这是庸俗唯物主义在科研领域的一个体现。收益次之的是社会活动,比如于丹老师可以通过社会活动活得风生水起,再次祝贺他们!收益最低的就是教学。哪个大学都在提倡教学,其实,有些话不能全当真,否则会很被动的,比如这次事件的方老师就是例证。我们国家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强调的事情,其实状况越糟糕。其实在大学里没有多少领导在心里真正佩服教学的老师的,当然这些话都是不能说的。我曾开玩笑说:如果真正重视教学工作,让那项工作的收益高一些,自然教学工作就上来了,因为人都是经济人,他自然会处理时间与精力的安排。在当下的大学,完全教学相当于变相自杀,属于“职业安乐死”状态!呵呵
这几年受学院的委托,我也一直为教研室老师排课,并且自己也上过很多课。那么如何看待教学工作的回报呢?咱先不谈宏大理想,只从最世俗的层面来解释这个事。众所周知,上课是一项良心活,也是一项技术活。所谓良心活就是付出问题;所谓技术活就是内容的安排问题。哪一项都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的,但是你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如何处理呢?就内容而言,对于本科生来讲,基本知识占主要部分;对于研究生而言,要把基本内容、思路与问题展现出来,作为一个学科向导。有兴趣的同学他们会沿着你指向的路推进,即便不推进,也能大概了解到这门学科的一些新想法与思路以及存在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老师把科研的一部分贡献出来的。所以,科研对于教学也是很重要的。在信息传播如此快的今天,老师也很矛盾,毕竟很多想法还没有形成文字,一旦传出去也就“报废”了,呵呵,所以手要快,免得颗粒无收啊!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老师讲课,总会记得其中一些让自己感到震撼的课,多年以后仍会记得那些老师,在我看来,这就是对老师的最大回报:让大道传之久远!有一年到某大学参加答辩,中午的时候在校园散步,突然听到一名陌生的学生喊我,记不得哪里见过他,他说在另一所大学听过我的课,还邀请我去他的办公室坐坐。那瞬间感觉太神奇了,还有很多次,课后同学们给予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所有的疲劳都消失了,我喜欢这个场面。前几年喜欢课后与一些同学们到校园外的小酒馆一起饮酒,只是这几年身体大不如从前了。前几日,王球博士的课结业以后,也是邀请几名同学到校门口小酒馆饮酒,我趁机坐陪找回点感觉。有时候也想,未来,或许会因为我们今天的课,让一些同学尊重常识,而不再是野蛮,那就善莫大焉啊!
一会坐火车外出上课去,谨以此文唱和李宁兄!
2014-7-29于南方临屏涂鸦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7: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