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界的重拍现象与文化创新空间
李 侠
前一段时间,很多电视台都在热播新版的《三国》,规模庞大,画面华丽,据介绍,此剧耗资1.5亿元,不禁感慨:老版《三国演义》(1994年出品)的印象还在,对比一下,实在看不出有多少思想上的突破与创新。联想到这几年四大名著几乎都重拍了,新《红楼梦》、新《西游记》都已粉墨登场,每部这样的电视剧耗资动辄数千万之巨,不禁疑惑,这些影视剧有必要在这么短时间内重拍吗?这样的事放在我国任何领域,毫无疑问会被当作重复建设(投资),在主管部门那里是肯定通不过的,为什么在文化界却畅通无阻、屡屡得手呢?难道真的不差钱?还是观众们就好这一口?
冷静之余,对于电视剧重拍现象进行审视,可以发现一些禁锢我国文化事业创新的深层次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梳理,恰恰可以反映出文化事业在当下面临的困境。据笔者的初步分析可以发现如下几个问题:其一,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整个社会形成了对于文化产品的巨大需求,而文化产品市场的供给远远满足不了公众快速增长的多元化文化需求,这种大的背景给影视剧重拍(包括劣质文化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其二,我国过于严厉的意识形态审查标准,给很多反映时代心声的文艺作品设置了隐性的准入壁垒,导致文化创新空间日渐萎缩,使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的供给方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一旦对标准掌握不好,很可能被禁止上市,致使文化投资出现亏损甚至受到政治处罚的风险。我国的各级电视台都是由官方机构控制,这种一元化的垄断市场,迫使生产方为了规避风险,只能选择风险最小的文艺产品,而名著翻拍恰恰满足了风险最小化的要求。考虑到播出与销售的市场垄断,以及市场的巨大潜在需求,即便翻拍的产品也是可以获得垄断利润的,观众几乎处于无可选择的状态,这是供给不足造成的必然结果,垄断带来的更大恶果就是产品由于缺乏竞争,很难出现高质量的创新成果。这种制度性壁垒,严重制约了我国文艺产品的创新热情。去年热播的某电视剧,只因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生存状态,就遭到各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从热播到黯然离场,无情地昭示文化创新的空间已经从隐性萎缩发展到显性的禁锢。这些年来我们的优秀文化作品不多,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作品至今还能让人心动的实属凤毛麟角,其原因也在这里。只要盘点一下,这三十年间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里,有多少是我们自己的作品,同样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其三,由于严格的管制,国外的优秀作品我们引进不多,在没有有效的内部竞争前提下,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外部竞争,导致我们的文艺作品从孕育到出生,再到成长完全处于垄断羽翼的保护之下,在国际上毫无竞争力可言,之所以缺乏竞争力,是因为它远离真实的生活,不能如实反映时代的喜悦与悲伤,也就很难产生持久的历史影响力。
对于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我们需要对人类的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需要那些反映我们时代特征的真实作品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并表达我们对时代的责任与诉求。如果一味地坚持文化的垄断与意识形态筛选,不客气地说,即便我们成了经济巨人,但仍是文化的侏儒,难道我们只想给世界留下一个没有文化的暴发户的形象吗?真正的强国是从她的文化被世界尊重与接受开始的。如果不能生产出属于我们自己时代的作品,只靠老祖宗的遗产过日子,那么我们就是文化的寄生虫,一个真正大国的标准在于她经济发达的同时也是一个思想的大国。影视剧重拍,以合法的名义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也掩盖了文化创新的乏力,客观地说,我们国家并不富裕,完全可以用这些资源生产出更好的文化产品,既可以实现精神与物质的双丰收,又能够极大地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修养,并为后人留下一些这个时代的真实印记,这也是我们对于这个民族未来的历史责任。经济上的巨人是不持久的,而文化的巨人却可以永恒。
以前我们常说,香港是文化的沙漠,而今天发现远不是那个样子。同样,我们今天所遭遇的时代也是千年未有的转型时代,它有无数可以开垦的领域,把这个巨变年代的喜怒忧伤以及思考记录下来,可以为未来留下很多名片式的文艺作品,否则,我们可能真的就是生活在文化沙漠的时代。很难想象,没有了唐诗、宋词,我们还将怎样描写那些远去的时代,那些经典的作品是时间无法掩埋的自信的印章。缺少了这样的文化印章,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所有骄傲都是没有根基的,一个没有思想根基的时代,注定是处于表达匮乏与缺少自信的不在场状态。
说明:本文发表在《科学时报》2010-11-19,这是原稿,是为记!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参考,特此向作者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