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学会利用科学界中的马太效应与补偿机制

已有 8392 次阅读 2010-7-12 10:4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博主按:本文是2010年春季学期给本专业研究生开设《科学社会学》课的一个作品,发表在《民主与科学》2010(3),当时与孙敏同学就这个话题在课堂上以及邮件里进行了多次探讨,希望通过这样的锻炼,对于他们未来的论文写作有所帮助,先祝贺一下。

学会利用科学界中的马太效应与补偿机制

孙敏 李侠

半个多世纪前,女作家张爱玲(1920-1995)曾说:成名要趁早!这句话俨然已成为职场中的圣经:有人把它视为圭臬,甚至当做人生座右铭来顶礼膜拜,各路人等,对此无所不用其极。何谓成名?树立名声,得名于世。按照哲学的说法,所谓成名,就是通过其作品获得社会承认的过程。然而,为什么大家都要追求成名,成名的显在与潜在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还要趁早成名……这样思考下来,问题就复杂了。就科学界而言,年轻人要成名的问题,或可通过厘清马太效应与补偿机制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而梳理出成名问题背后涉及到的相关信息,对于青年科学家的职业过程的社会化还是大有帮助与启发的。

1968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1910-2003)率先在《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在科学界普遍存在“马太效应”:越有名的科学家越容易得到同行的承认和奖励。事隔20年,默顿再次就“马太效应”现象展开深入分析,主要定位于科学界的优势累积和知识产权的象征作用两方面。其中关于年轻人的优势累积现象,简言之是指有利于早熟者的各种制度化偏斜。早熟者指那些在科学活动的起点处就非常幸运地获得天时、地利与人和的科学界的精英们。由于科学场域内,奉行的规则是:赢者通吃。获得马太效应的精英们可以优先享受到社会各方面给予的奖赏——包括荣誉分配、科学思想交流、科学资助、以及个人学术资本的积攒等方面的偏斜,这也就是科学界的芸芸众生苦苦追求成名的内在动力机制。

而成名趁早,反映的是对于学术收益的时间周期问题:在一个人的科研生命总长度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成名越早,用于收获各种荣誉的时间就相对来说越长,总收益也越多——收益是关于有效时间的函数,呈正相关性。反之,成名太晚,则余下的收获时间就很短,总收益变小。这就是成名趁早的深层原因。

然而,由于科技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科技成果的产出需要漫长的准备时间。换言之,进入科学界,获得合法的准入资格需要漫长的学习期。这一现实无疑直接制约了成名要趁早的心理预期,而马太效应的存在恰恰有效地消解了这种时间的压力,从而有助于成名趁早的实现,其作用机制即上面提到的优势累积。优势累积,主要体现在科学家职业化与社会化进程中的各种优势在科学活动中的叠加。具体来说,就是在科学工作者个人与科学组织身上呈现出的一系列具有放大效应的特征:如机会和后继的象征性资本与物质性的奖励的连续递增。当年轻科学家与其所扮演的科学角色相一致或显著超过特约定惯例的标准,个体可拓展其工作成功的机会;在自我扩张的过程中,其潜力和获取差别优势累积的能力就越强,从而表现得比普通同辈人更成功,更容易成名。同时,这一效应被组织以制度化的形式强化为一种社会选择模型,这种机制一方面使在教育早期表现优异的年轻人获得更大的累积优势,另一方面,个人的优势累积又反过来加强与巩固了制度的优势累积,这种推动作用是双向的,从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马太效应链。

尽管科学界的马太效应为年轻科学家的成名趁早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但年轻科学家的成名道路仍非一帆风顺,要实现这一愿望依然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而且科学界中潜在的各种补偿机制,恰恰是对马太效应的有力消解。这是因为,科学界的芸芸众生在享受马太效应给科学家成名带来的有利影响的同时,仍需承担其不利后果。马太效应在现实中造成的不利后果是,资源的高度垄断,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使用效率的降低,这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造成的必然结果。更为令人担忧的是,马太效应还会阻碍科学场域内竞争的发展。若这种对竞争的抑制长期发展下去,无疑会降低科学界的活力。好在,科学界还存在着一种补偿机制,可以部分消解马太效应造成的负面影响。所谓补偿机制,主要通过以下两种形式发挥作用:

其一,由于人才的流动特性以及资源分配中的竞争关系,补偿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优势累积的指数增长进程。一旦某个具有马太效应的科研机构,由于人才汇聚导致过度稠密,内部竞争自然会加剧,职位、荣誉以及资源分配等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根据比较收益的大小,部分优秀人才会选择离开这个比较收益开始降低的机构。此时,若外界又有愿意提供较高收益的接纳机构,则更促使了这种市场化选择,从而补偿了人才在原单位开始出现的收益降低的情况。这种个人与开放市场之间的双向选择行为,间接的消解了马太效应造成的人才过分扎堆现象,从宏观上对于人才布局的区域优化配置起到合理的调配作用。

其二,学术产出率的变化对马太效应的抑制作用。这种补偿机制的本质源于科学家自身学术生产力发展受到学术生命周期的硬性约束,成名科学家的学术产出率与其马太效应的指数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表现出不协同性:当成名科学家自身创造力衰退,他的优势累积会受到其他科学家的挑战以及学术场域内共同体对于公平与公正的强烈诉求,从而极大地限制了马太效应的无限扩展。科学场域内的两种力量对马太效应形成了此消彼长的抑制作用,这种影响对于科学界整体来说就是一种补偿机制。这种潜在的力量,给那些未成名以及无法享受到马太效应的科学家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机会。

这就意味着未成名的科学家一方面要学会利用补偿机制提供的机会,增强成名的信心,向目标不断迈进;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利用马太效应不断努力强化自身优势,进行自我发展,方可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当然合理利用上述两条补偿机制,并不意味着年轻科学家必定能登上科学的巅峰,但至少在现有的条件下增加了功成名就的机会。

在未成名的科学家面前,还存在一种很难克服的障碍,即“普朗克原理”现象:它指涉了在承认与接受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即不要指望去说服那些成名的权威去接受你的理论——新理论的接受与承认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信奉旧理论的老一代退出学术舞台,新起的一代接受新理论的过程。因此,未成名的科学家在一定时期内要尽量容忍“权威决定原理”的游戏规则,即默认权威在宏观上决定的权力、影响和声望以及资源的分配模式。这种分配模式作为维持权威的工具,又构成了科学界社会控制的把手。这是科学界的保守特性决定的,也是年轻人成长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另外,在科学荣誉系统中还存在着与补偿机制相对的“晕轮效应”,左右着科学家地位的变迁不会简单地如补偿机制所预言的那样此消彼长:一旦科学家达到某一显要位置,(在科学家的行为没有出现重大失范的前提下)就不可能再跌回到原来的位置,即使成名科学家的学术创造力已处于衰退阶段,其地位与控制力仍不会轻易消失。柯林斯经过抽样调查研究表明:科学共同体实际上是由“核心群”和“外围科学家”两部分构成的,“核心群”在科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作为外围科学家的年轻人要成名,要取代现有权威进入“核心群”形成此消彼长的态势,要面临的心理成本是极其高昂的。这是因为“核心群”是学术主权的拥有者也是相应领域学术规则的制定者和评判人。在现实的科学活动中,任何有意拒绝或挑战学术权威的行为或思想都会被“核心群”视为“非法”而被边缘化。一旦年轻的外围科学家挑战权威失败,他将面临失去已有科学同行的承认(至少其科研能力被质疑)和难以获取资源做进一步研究的困境(权威科学家的承认基数大,一击即败的可能性很小,即便在应对挑战中失败,损失一些承认,他的承认总量仍是可观的,其对该领域的控制力会使挑战者无法继续立足,无法获取资源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最终使挑战者失去继续科学职业生涯的发展空间)。

综上,年轻科学家要取得成功,须充分认识到趁早成名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尽量争取利用科学界的马太效应,快速地实现优势的累积效应。如果无法得到马太效应的帮助,那就需要加倍努力,利用科学界中潜在的补偿机制,选择合适的研究部门进行自我发展,争取在相对薄弱的科学场域内快速完成原始学术资本的积累。面对保守的科学界,学会适应普朗克原理现象,正确看待晕轮效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年轻科学家唯一的选择。诗人里尔克曾说:人生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对于五彩缤纷的科学事业而言,同样如此。

 

说明:本文发表在《民主与科学》2010(3),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用途,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343249.html

上一篇:顺从是对权力的一种计算性承认
下一篇:韦哥,咱不开玩笑行吗?
收藏 IP: .*| 热度|

29 杨正瓴 周可真 张光明 钱钧 陈龙珠 阎建民 陈儒军 张星元 杨晓雷 曹聪 张焱 周春雷 刘立 李宁 金小伟 汪超 吕乃基 苗元华 张天翼 李学宽 张旭 许培扬 彭春艳 唐常杰 刘晓瑭 丛远新 高峡 yinglu neilchau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4: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