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权主义的起源》由美国的汉娜·阿伦特所著。汉娜·阿伦特原籍德国,20世纪最伟大、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之一。著有《极权主义的起源》。早年她在马堡和弗莱堡大学攻读哲学、神学和古希腊语,后转至海德堡大学雅斯贝尔斯的门下,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纳粹上台后流亡巴黎,1941年到了美国。
该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反犹主义,说明 19 世纪中,西欧反犹主义的兴起;第二部分,帝国主义,检视自1884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间的欧洲殖民帝国主义;第三部分,极权主义,处理极权主义运动和政府的组织及运作,将焦点放在纳粹德国和斯大林统治下的苏俄。这是一本晦涩难懂的读物,现将书中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犹太人总是代表了一种国际贸易组织,一个世界性的家族以及他们在到处都一致的利益,一种王冠背后的秘密力量,它将所有的有形可见的政府都降为一种表面之物,被后台操纵的傀儡。由于他们和国家权力来源的密切关系,犹太人就无一例外地被指认为权力,并且由于他们游离于社会之上,集合在家族圈子内,所以总被人怀疑是在毁灭一切社会结构。
2.由于犹太人是一个隔绝的群体而产生政治上的反犹主义,而社会歧视则产生于犹太人与其它一切民族群体之间日益增长的平等。
3.在帝国主义时代以前没有世界政冶,而若没有世界政治,极权主义宣布要统治全世界就毫无意义可言。在这段时间里,民族国家制度既无力制定新规则,处理巳转变为全球事务的外交事务,也无力对世界实行罗马帝国统治式的和平。它在政治上的狭隘性和目光短浅必定走向极权主义的灾难,它那前所未有的恐怖掩盖着可怕事件。以及更可怕的精神状态。
4.民族国家的体制是什么?“民族国家是统治着一个阶级划分的社会,也超然独立于这个社会之上”,“同种同族的人民主动拥戴其政府,是民族国家得以建立起来的基础”。“民族国家的基层是奠立于人民真诚的共同赞助之上,而此种基层无法毫无限制地扩展”
5.“扩张”是一切政治的终极、永恒之目标,这是帝国主义政策的核心观念;它既不是瞬间即逝的掳掠,也不意蕴着长期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因此,在政治思想与行动的历史舞台上,它是一则崭新的观念。它那种新颖的、原创性的观念之所以令人产生惊异的感觉,是因为在政治中,创新的概念是很稀少的,故令人惊异。
6.(意识形态)是一种奠基于单一议论上的体系,它有足够的魅力吸引与说服大多数人;同时也有足够的广阔度容纳当代一般生活的各种体验与处境……它声称自身掌握着“ 开启历史之门的钥匙”,能解答所有的宇宙谜题,或者认定自己是一项知识,能透视隐匿着的、统驭自然与人类的宇宙法则。
7.帝国主义唯一崇伟处在于:各民族反抗帝国主义而遭受的挫败。此种冷漠的反抗,其悲剧性不在于新帝国主义的商人可影响腐蚀许多的国家代表;而在于一项比腐蚀更败坏的事实,既是:那些不受帝国主义商人影响的国家代表却相信帝国主义是引导世界政治的唯一途径。
8.在帝国主义时代里,我们可以看到一桩崭新的事实,既是:两种剩余力量——多余的资本与多余的劳动力量——相互结合,它们皆抛置国家于脑后。
9.在一个以官僚为主体的政府里,命令纯粹地、赤裸裸地表露自身,似乎它们已不是大权在握的人发布的而本身就是权力的化身,行政官员只碰巧是执行的人而已。在命令背后,没有理智可言,更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原则,它是随着持续不断变动的环境而改变,唯有胥吏能暸解这不断改变的环境,以及执行命令的细节;而受命令所治理的人民,根本不晓得这支配着他们的事物是为何物。
10.两党政治的优点在于:㈠政府与国家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2)由政党中组织起来的公民,依旧掌握着权力与国家;(3)任何一个政党皆可以在现在或未来代表权力与国家。这三种政治现象不会造成过份崇拜权力与国家的思想,不会使权力与国家变成人力所不能掌握的事物,也不会使它们变成独立于公民的意志与行动之上的“形而上实体”(Metaphysical entities)。
11.在极权主义国家里唯一严守的秘密,唯一秘传的知识,就是警察的行动和集中营里的情况。即使这个秘密组织逮捕他们,逼迫他们坦白,最后消灭他们,他们仍然还是这个组织的成员。只要他们严守秘密,他们就属于精英组织,通常他们绝不背叛组织,即使他们自己被关进监狱和集中营。
12.极权恐怖这种极权主义政府的本质的存在,既不赞同人也不反对人。它假设是提供自然力量或历史力量的,以那无与伦比的工具加速运动进行。这种运动根据它自身的法则开始运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会停滞不前;它的力量最终总会比由行动和人的意志产生的最强的力量更有力。
13.极权主义政府总是将阶级转变成群众,撤换了政党制度(不是用一党制,而是用群众运动来替代政党制度)、将权力中心从军队转移到警察,建立一种公开走向宰制全世界的外交政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