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忆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wsict 用博客记录生活

博文

《互联网+引论与Python》课堂感想(七) 精选

已有 4398 次阅读 2019-5-18 08:47 |个人分类:互联网+引论与Python课程感想|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社会学, 互联网, Python, 感想

课程感想

文/2018级社会学 方向阳

  在本学期的课程中,我受益良多,这种收获不仅只是课程的知识,更多的是关于学习的态度。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讲述对课程的感想感悟。

一.课堂模式

  互联网+课程的模式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最突出的一点是课堂提问环节。课堂提问环节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正如第一节课上老师所说的,大学生最重要也最缺乏的是独立思考能力。高中时期的我们,在家长、老师的鞭策下与无尽关怀下,在温室中不断成长,住在了象牙塔中。而步入大学,却完全是不一样的世界,没有人时刻督促你,也没有人会为你的懒惰拖延买单。这时,独立思考能力显得异常重要。懂得独立思考的人,选择主动出击,霸占大学生活的主动权,明确“我想要什么”,而不是“我被要求做什么”。不懂得独立思考的人,浑浑噩噩地被动生活,推一把便朝前一步,无人驱动则画地为牢。言下之意,我们要走出象牙塔,走出看似温暖却束缚自己的舒适圈。

  这门课程教会我的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课程的知识,说实话,对于一个不是计算机专业、以后没有从事这方面职业打算的学生来说,课程知识仅仅是帮我们应对考试、拿到学分而已。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独立思考能力,才是真正受益终生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将课堂模式放到第一点来讲的原因,这是这个学期以来让我感受最深的东西。

二.评分模式

  第二个让我感触很深的点,是该课程的评分模式。此言何意?我想可以这么解释,这门课程的评分模式体现了“付出与回报对等”。在步入大学的这一年来,我深刻地体会到大学生的"抱佛脚“行为是有多么严重。许多学生都是考前抱佛脚,祈求拿到好成绩,平时马马虎虎随意对待,但是恕我直言,这对那些一直努力的人来说,真的不公平。也许有人说,聪明人会比愚笨的人耗时更少但拿到不相上下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在过程中,付出更多的是那些花了更多时间的人。我认为现在大学的教学模式存在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不能让真正付出得多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回报。其实许多人根本看不到,有些人在背后做出了多少努力,尽管最后结果与大家不尽相同,但他真的付出了。而这门课正好相反,很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平时表现不好的,期末考满分也不一定能通过。这是非常好的,我认为学校就不应该过分注重期末成绩,而更该看中平时表现。我认为平时表现是一种态度,期末考试是运气与天赋。就拿自己来说,上学期我是班级的第一名,同时我还参加了很多的活动,在同学们眼里,她们只看到了光鲜亮丽的一面。面对你的成绩,他们会说“你很厉害”、“你很聪明”,但我想说,这是我应得的,在你们看不见的地方,在你们打游戏的时候,我在学习,这是付出的回报。光靠抱佛脚得来的东西,只是一时,不会是一世。

  其实听见老师说评分模式的时候,心里有点欣喜,那种感觉仿佛就是找到知己,终于有人也跟我想得一样。这是我对这门课程的第二个感想“付出与回报对等”。而且学习了这门课以后,我更加坚信付出的力量,回报也许会迟到,也许会开玩笑,但它一定会来,你只管付出就对了!

三.给老师的一些建议

  1.课堂可以有更多的学生间的互动。在课堂的提问中,我发现同学们的思考停留在浅层,甚至有些幼稚与文不对题,而恰好深层思考才是对学生更有启迪作用的。那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集思广益,让同学们发表出更有深度的答案。

  2.让课堂更有趣。我觉得课堂上播放小视频很生动,但还可以有更多的有趣的互动模式,比如抢答游戏,与课程相关的动脑筋游戏。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加专注,也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思考,有参与感。

  3.突出重点。在讲课的时候,由于课本和课件的文字过多,希望老师能比较直接地点明哪些地方是重点,需要掌握,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后期的复习与备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7932-1179732.html

上一篇:《互联网+引论与Python》课堂感想(六)
下一篇:《互联网+引论与Python》课堂感想(八)
收藏 IP: 58.23.8.*| 热度|

9 郑永军 李学宽 王卫 李毅伟 杨正瓴 尤明庆 罗汉江 黄永义 邵宇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