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忆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wsict 用博客记录生活

博文

《互联网+引论与Python》课堂感想(六)

已有 2372 次阅读 2019-5-18 08:42 |个人分类:互联网+引论与Python课程感想|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园艺, 互联网, Python, 感想

互联网+Python课程感想

/2018级园艺李刘敏

“润物细无声”——这是您带给我的第一感觉!可能您只是秉持着教学严谨的态度,课堂上对我们要求严格;亦或许是您教学多年的经验,让您能如此巧妙地把控课堂的气氛······您用自己的方式,悄悄为我们铺好求知之路,这份感激,我却只能说“谢谢您”,一句“谢谢”真的很轻,但是过多的表示,在这样的环境好像又会显得我过度虚伪。

事实上,作为一名理科生来到XX大学,学习了一门近乎文科的园艺专业,大学里的大半年的背书记忆式学习,都快让我渐渐忘记了自己是标准理科生出身、本应当成为一名拥有专业逻辑性思维的大学生。而这学期对互联网+以及Python课程的学习,逐渐让我找回了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思考问题、主动寻找最优解、主动审视自我的感觉,这种理性思维的方式促使我找到学习的动力。我是班级的学委,但是上学期的绩点并没有很突出,我自己也知道原因——被调剂到园艺专业,学了一些自己不是很喜欢的课程,让我渐渐丢失了高考前的那份学习热枕。但是这学期,我好像又找回了那份学习热情,更多的原因也是来源于对互联网+课程的思考。

下面我想从这几个方面说说我这学期学习互联网+Python的收获与感想以及个人对这门课程的思考:

一、课堂氛围:

第一节课您上来介绍自己,就直接说明了您的上课风格,当时的我们真是有些不屑,可能这半年来我们所接触到的大学老师上课都是自说自话,不太管下面学生在干嘛。而您的第一句话“我的课想过上课就必须要听课”——这句话让我记忆深刻。而从后面的学习中,我也确实在课堂上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这一点。看到许多同学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不仅仅鼓舞老师,也会鼓舞一个班级同学的上课积极性,这种积极性无形中推动我集中注意力听课,害怕错过一个抢答的机会,害怕错失一个知识点。众所周知,大学生现下在课下学习的时间有限,很多知识的获取和记忆主要还是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所以课堂效率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而在您的课堂,无论是互联网+的社会贯通性,还是Python的认真严谨性,都能让我从课堂上学习到很多知识! 

二、学习效果: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互联网+与当今社会相关的几个热点问题,包括教育、医疗、农业等。从观看视频后开始思考问题、尝试解答问题、纠正问题的角度,我除了学习到课本上概念性的名词解释,也实际体会到了当前互联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发展。可能目前我了解的只是互联网发展的皮毛,但是从感悟的角度,今后的我将会从无所知到主动去获取相关方面的知识,我觉得关于互联网方面知识的学习主动性是我极大的收获。

除了互联网+,在Python的课堂上我学习到的更多是独立思考、严谨答题的态度。短短十几节课的编程训练,我学习的编程课程自然十分有限,但是写代码时,一个逗号、一个冒号即可决定一个程序能否运行,这种细心和严谨是我需要花时间好好培养的。

还有就是最后的PPT汇报了,虽然课堂上短短3分钟的汇报,听了许多大家类似的汇报内容,我想您可能会有点失望吧,但是其实我们在查找这些大致相同的内容、以及PPT制作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就连上台汇报也是一份对个人勇气的锻炼机会,所以还是谢谢您十分周到的安排了这次汇报!

三、课程建议:

学习过程中也有对这门课程的模式进行反思,教学方式上我很喜欢您的靠平时努力决定期末成绩的方法,而且课堂的提问气氛也确实能让我们学习到知识。但是,还是感觉课堂上的气氛还是偏压抑的,可能是由于您的认真让同学们有些畏惧,(其实作为和你接触较多的学委角度,我觉得你还是很和蔼很可爱的)又或许是下午上课让人不经意犯困。如果您能多笑一笑,多说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活跃一下上课的氛围,我想一定会更好的吧!

四、感悟与思考:

课内知识、课外知识都有很大的收获,虽然这两门课程到此就要结束了,但是我想认真听课、上课专注、做事严谨的态度将会陪伴我走过接下来的大学三年。“志在山顶的人不会贪恋山腰的风景”希望与您共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7932-1179730.html

上一篇:大起大落实在太刺激了
下一篇:《互联网+引论与Python》课堂感想(七)
收藏 IP: 58.23.8.*| 热度|

3 郑永军 李毅伟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0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