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在地铁里继续读龙应台的《目送》,心心念念也想和她一样,写写我的母亲,突然脑子里想起一句话,赶紧翻开便签想记下来。
翻开便签的时候看到了一首好长的诗,仔细读了读,原来是我在膝盖韧带手术后写的。
去年九月份膝盖韧带断了后,先是在家养着等了将近两个月才排到手术,手术后又是一轮新的疼痛。
每天早上天还未亮,我就目送婳婳和她爸爸匆匆奔向地铁,赶去二环里我们出版社旁边的学校。经常早上我送他们出门后,就趴在卧室的飘窗往外望,希望看到他们俩的背影,往往只看到明亮闪耀的金星挂在东边漆黑的天幕上,孤独且热烈,比梵高笔下的《星夜》的星星还要炫目。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我当时真的是太孤独了。
从小姊妹多,一间房里放三个床,我和三姐一个床睡,经常半夜抢被子打起来,我就是那个被打的,上到初中就开始住校,一个宿舍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人,此后一直到研究生毕业都是住集体宿舍,毕业后还和同事合租。
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孤单地呆着。
不敢告诉父母我受伤了,怕他们担心;给姐妹打电话也无非是那几句话:你要照顾好自己啊,让婳婳爸爸给你多买点骨头熬汤喝,我们都太远了,也照顾不到你,车轱辘话听了几遍也就不想听了;同事和朋友都忙于生计忙着工作。
谁有时间理我这个突然闲下来又满腹怨言的人呢?
在受伤后的前两个星期,我基本是在痛哭、发呆、胡思乱想中度过的,慢慢地终于觉得哭也没有用,坏人还是抓不到,我如此自苦毫无益处,慢慢地恢复了正常。
一个人的时间确实好难打发,如果没有书看,我不知道怎么熬过这漫漫长日。
清华大学的一个老师在朋友圈推荐了《耶路撒冷3000年》,我也第一次完整的了解了这个神秘美丽的地方,了解为什么说“世上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世上若有十分忧,也有九分在耶路撒冷”,了解了发生在耶路撒冷的文明的冲突、残酷暴虐的战争以及她难以表述的美丽。我更多的是了解到个人的弱小、自然的伟大,只有信念是不灭的永恒真理。
之前炒得火热余秀华,我只读过她传诵最广的几首诗,这次有时间,我也想好好了解一下与我几乎相同成长背景的女诗人。我自问没有她的才气和坚持,虽然我也爱文字,但是如果我也和她一样有一个残缺的身体,我会像她一样笔耕不辍、思考不停吗?我肯定做不到的!
余秀华的诗确实是自成章法,用词大胆奔放、不拘小节,更像是自己对自己的倾诉,内在的感情又极为深沉,极富张力。我想,没有一定阅历的人是不可能读懂她的诗的。我不是很喜欢她最出名的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却非常喜欢她的那些关于油盐柴米、天地山丘、山花野菜的描写,仿佛就是一个妇人的喃喃自语,真如一棵稗子,如何在春天里提心吊胆,又如何不顾一切地在春风里摇曳。
真是感谢我还能读书,要不然受伤后最难熬的时光真的不知道怎么过。
现在我已经基本可以慢慢走路,也恢复上班了,之前难过的日子仿佛已经忘记,好了伤疤忘了疼,是真的,我已经回味不到当初摔断、接上和天天拉筋的疼痛了,只记得痛入骨髓,但是实际上这些痛苦已经变成词汇了。
今天偶然翻到这首诗,才恍然明白,原来,当时我是这样的无助和痛苦,原来我曾经这么安慰过自己,是这样度过每个白天的。
为了记住当时的心情,赶紧把这首短诗记载下来,免得真的遗失无踪迹,找不到当时的感觉了。
或躺,或坐,或平静,或忿激
这两个月,我是一个婴孩
学着,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用孩子的行为为自己开解
窗外,雾朦胧,鸟儿歌声隐约
寂静无声的房子里
乌龟也开始冬眠
我一个人读书、写字还有想你
早饭吃什么,午饭吃什么,晚饭吃什么
是这一天最难的难题
多想快乐开心的事情罢
朋友好心地告诉我
于是,我读诗读史读游记
在别人的情感里沉沦
而我的心情又如何用诗的语言写出
耶路撒冷三千年的变迁
信念却越来越坚定
原来,时间真的只能带走风沙
和我们。一成不变的是被沉淀下来的
信仰和理想
行万里路吧,西域的张骞还在放羊
就如同我,只能躺在床上
窗户外面,时光依然在流逝
行人的脚步依然匆匆
我想给你写一封信
告诉你,静止的世界里
我不曾留意过的喜悦和悲伤
惟愿,从此以后,一世都能安康
——2015年11月18日于家里(手术后出院第三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