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时间,科学网关于科技评价的博文多了起来。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创新是科研的生命力,科技评价的最终目的理所当然地要发挥推动科技创新的指挥棒作用,赞成这一观点的博友不在少数。另外一些博友则认为,在中国,科研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一种职业,单位内部的绩效评价只是对从业者领取薪水合理性的一种考量,与其他行业没有本质的区别,与能否创新关联度不大。有的则认为,科研本身具有极其复杂性,科研成果的显现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在空间上具有易变性,很难度量。由于对创新、科技评价的内涵、外延理解不同,参与讨论的博友各执一词,很难取得共识。
争论的焦点其实只有一个,科研,是否一定要创新?创新是科研的生命力,这一命题如果放在经济发达、科技体制比较完善的西方发达国家,并没有错。但如果放到经济相对落后、意识形态在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科技体制极不完善的中国,那就另当别论了。因为,在中国,很多情况下,科研的目的,并非为了创新。
一、国家尺度上的科研,很多情况下并非为了创新
科学网的博友,大多为普通的教学科研人员、在校硕博士生,很少有居庙堂之高的国家层面的科技管理者。其实,从国家宏观战略的考虑,很多科研项目的立项本意,是出于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稳定队伍的目标。就拿科研经费投入最大的国防安全领域来说,无论是航空大飞机、航天宇宙飞船、深海探测器、武器型号生产,其中包含的科学技术都非原始创新,很多科研项目属于借鉴西方科学技术的现有成果基础上,逆向工程的仿制、改造。再以思想政治、社会科学领域的XX主义、XX理论、XX学说而言,更谈不上创新,基本是巩固、占领意识形态的需要。即使公认为比较客观公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也有散胡椒面、稳定科研队伍的无奈初衷。曾经道听途说的听到一位主管科研的厅局级干部酒后吐真言:在中国,科研能搞出什么东东?给点科研经费,让知识分子饿不死,还真当自己是个宝了?还人五人六地啊呜啊呜地!
二、个人层面的科研,很多情况下是生存的需要
在科研从业者人数高达数千万的中国,科研无疑已经成了一种趋向大众化的职业,既然是职业,就要服从360行业通用的规则:入职门槛、职业资格、绩效评估。特殊之处在于,对于科研从业者,在职业生涯的每一个环节,都少不了与论文、课题、成果打交道。博士毕业需要论文,应聘教职需要成果,评聘职称需要课题,工资收入需要绩效。一篇高IF的SCI论文意味着孩子的进口奶粉钱,一项主持的国家级课题意味着唾手可得的高级职称,一项国家级大奖意味着终身享用的院士桂冠。在这种情况下,科研是一种生存方式,科研的产出是从业者籍以领取合理性报酬的产品,与创新其实并无多大关联。谁敢理直气壮的拍着胸脯说,几篇粗糙模仿国外的研究方法,换了几个胡编滥造的数据、改了个莫名其妙的地方,所发的SCI论文具有N多的创新价值?普通从业者如此,高高在上的院士、国家科技大奖获得者的成果,就一定能创新吗?如果把所有 院士的申报材料在网上公开,把获得国家科技大奖的所有原始申报材料曝光,在科技界引发的震动绝对不会小于一场8级地震。
三、科研中的创新如同婚姻中的爱情一样稀缺
我们都知道,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的,缺乏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福的,难以持续的。同样我们也清楚,在物欲横流、道德缺失、权力失控的今天,现实婚姻中的爱情寥若晨星。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出于生理的需要、生活的困难、感情的寂寞,选择独身、被剩的男男女女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还是主动、被动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姻中爱情稀缺的现象同样也适用于科研。对于很多人,可能并不喜欢科研,也缺乏成功科研者必备的素质,却成了科研庞大队伍中一员。科研,对于他们,只是一种职业,他们申报课题、发表论文,只是出于维系饭碗的压力,根本与创新无关。
可以做科研,但别轻易谈创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是中国的国情,尽管有点无奈。没办法,一个国家从一穷二白到比较完善,总需要点时间、总需要付出点学费的嘛。如果把目前这种脱离了科研本质的的科研,作为一种社会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一切的一切,就好理解了。困扰读书人的诸多纠结,也就释然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06: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