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有实验室指标吗?
----评“疾病可以诊断,健康如何评估?”
韩健博文提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诊断健康能否不以诊断疾病为前提?能否研发一个简单的,客观的,快速的,便宜的诊断健康的实验室指标?”并称已经发明了一个“诊断健康”的方法,叫做“健康指数” (WellnessIndex)。因为他们发现一组叫做pCDR3s标记物。pCDR3数目代表免疫储备,pCDR3越多,个体免疫细胞多样性越好,防病治病的能力就强;相反,单位细胞中pCDR3数目少,就代表免疫系统有透支,防病治病能力就差。健康指数定义就是:“单位细胞中pCDR3的数目”。
什么是健康?什么是疾病?
一般人都把健康和疾病看成一对反义词:无病即健康。应该承认这确是健康的低标准。《中国大百科全书》指出:“世界卫生组织章程序言中提出:健康是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逸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不衰弱。有人指责它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式的定义,或认为这不是健康的定义,而是社会的奋斗目标,或称它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健康。实际上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健康都是个模糊概念。”
临床医学认为,疾病就是有相应的症状、或体检异常(体征)或化验、影像等辅助检查不正常或三者都有不正常,相反没有上述三方面的不正常,就认为是健康。
这样的绝对标准看起来简单明确,只要医生下了诊断,健康就是健康,疾病就是疾病。但真细究起来,却不是那么泾渭分明了——现代医学分科愈来愈细,你没有从头至脚,从内到外,从基因、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到整体所有层次都全面检查过,没有人可肯定你一点点毛病都没有:长期吸烟者多少有些慢性咽喉炎;中国人牙周病非常普遍;南方人很多有慢性鼻炎;很多人皮肤长的痣、疣、疹也是小毛病;感冒、腹泻当然是病;一天2次以上或二天以上一次大便也是不正常;病理学研究证实50 岁以上的人70%有冠状动脉硬化、90%以上有主动脉粥样硬化;更不要说一时的头昏头痛,胃口差,疲劳乏力,精神不振,等等,谁人无不时发生过?从照片看,你戴眼镜说明有近视甚至散光,这也是眼睛的毛病。每年一大本的体检报告中几乎无人无一点问题。小疾病,是否就不健康?这样世上还有无健康人?
同理,只测所谓健康指数,即“单位细胞中pCDR3的数目”。就能诊断该人整体是否健康,比每年的全身各科体检更准确,逻辑上和常识上都说不通。称“免疫健康指数”还勉强可以,但还要大量实验和临床证明,它确能代表整体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健康程度。
从系统医学角度理解,健康与疾病,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概念。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生物学证明,生物组织的所有层次上发现连续的变化:细胞内构成它的化学成分不断发生破坏,在这过程中,细胞仍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不断地死亡,又被新的细胞所代替,但生命体仍作为一个整体而生存着。生理学同样证明人的多数器官、组织每天都有大量衰老、“患病”的细胞死亡,又有同样多的、健康的同类细胞产生、补充。
生命就是这样以部分的疾病、死亡来换得整体的健康、生存。感冒可增强免疫力,发热可杀死致病微生物,与疾病斗争的过程就是获得健康的过程。生命本身就是健康与疾病的统一体,健康与疾病只是表示当前是那种状态占优势而已。健康状态不等于无病状态,健康人不等于完全无疾病,而病人,体内大多数器官组织还是健康的(除了濒死状态外),只是疾病暂时压倒了健康。生命的并联和冗如、容错结构的大量存在,充分说明健康与疾病都是统一生命不可分的属性。
总之,健康与疾病都是生命的整体属性。健康与疾病都是生命基本状态,称健康或疾病,只是表示当前那种状态占优势而已。生命本身就是健康与疾病的统一体。健康与疾病,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疾病滋生于健康,健康需要疾病的激励和锤炼,两者中间并不存在“第三状态”、“亚健康”。判断是否健康需要整体综合评价,不能割裂整体,片面强调某一层次中某表现或指标的重要性。否则,必然犯主观片面的毛病,把人命关天的医学引入岐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