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思想与智慧】
“低头族”:“费流量”请不要“废青春”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 陈相玮
“小学上课费嘴,初中上课费笔,高中上课费脑,大学上课费流量。”一句戏谑的话道出了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普遍“症状”。手机等新技术非但没有像新技术预言家所说的那样带来“没有边界的课堂”,反而“绑架”了它的使用者,造就了走路也低头、上课也低头的“低头族”。
据报道,过度依赖手机对大学生的视力、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睡眠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学生在课堂玩手机,直接影响了课堂学习的效果,让老师们深恶痛绝,痛斥手机为离间师生关系的“第三者”。
为了遏制“低头族”沉迷于手机的“恶习”,许多高校教师“发明”了各种解决办法,如改变授课方式、提升课堂吸引力、严明课堂纪律等,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也行动起来,发起“抬头行动”倡议,营造了“抬起头看看周围世界,低下头倾听书本声音”的良好氛围。
显然,改变学生的使用习惯算是找准了拯救“低头族”的切入点。电视机在诞生之时也曾带来相似的问题,造就了一批看电视如痴如醉的青年人,被西方社会学家形象地称为“容器人”或“沙发人”。当时的“反抗电视”运动提出了“砸烂电视”的激进口号。现在回头审视人们对电视的态度转变过程,就会发现正确地使用某种技术即可达到“让技术造福于人”的效果,并非要采取“砸烂电视”的激进方式来在今天“没收手机”。
然而,习惯的养成也需要一个过程。对于没有自制力的学生来说,通过严明纪律来逐步培养健康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一种习惯的养成,在其起步阶段往往并不是靠“觉悟”来实现的;进一步来说,在改造“低头族”根深蒂固的不良使用习惯时,也必须借助一定的约束性力量,久而久之,新的“规范”才会成为新的“习惯”。
据新华网的一项调查报道,大学生并不是在所有课堂都玩手机,专业课和公共课之间存在很大区别。专业必修课和部分比较受欢迎的选修课玩手机的情况少一些,而大部分公共课成了玩手机的“重灾区”。学生反映,“专业课人数不多,而且不听课容易跟不上,所以学生不怎么玩手机”,“费流量一般都是在非重点的和只交论文不考试的课上。”这就说明,约束性较弱的课堂往往为“低头族”创造蒙混过关的机会。
但是,约束性只是一个方面。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从根本上还要提升学生对“费流量”的反思和认识。否则,“上课收手机”等约束性措施就会演化成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猫捉老鼠”游戏。
从许多学生的“吐槽”和抵制中可以看出,觉悟不高、认识不够使大学生配合各种“抬头倡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有的学生坚信“使用手机是我们的自由”,有的反驳说“上交手机是对大学生自制力的侮辱”,也有不少“吐槽”者把皮球踢给老师:“如果老师上课内容足够吸引人,我们也不会去玩手机啊!”
在笔者看来,反驳者呈一时口舌之快,并不能为自己带来多少益处。大学是最为宝贵的学习阶段,也是走向社会、参与竞争之前的最后一个庇护所。大学生应该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走向社会之前就做好各种能力储备,而学好课堂知识是夯实专业技术的基础,是未来拿稳“饭碗”的保障。
有的学生或许觉得自己“悟性”还可以,上课不听老师讲,下课靠自学来补救。如果真有超强的自学能力也就罢了,问题是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因此,上课时忽略掉的知识点,下课后往往要用更多的时间投入和精力付出才能搞懂。笔者认为,从这种“事倍功半”的选择中实在看不出来多少效率和明智。更大的影响在于,如果长此以往,课程“欠账”越多,就越是难以弥补,最终将导致“挂科”、“补考”等连锁反应,真可谓是“一步走错,步步落空”。
而且,在毕业选择时,没有哪个学校的保研录取考虑学生的“手机使用能力”,也没有哪个公司招贤纳士时考察应聘者的“手机使用能力”。“低头族”一旦错过课堂,蹉跎四年,就不仅耗费了“流量”,更是荒废了“青春”。若如此,“低头”的代价未免过于沉重了一些,小小手机也可以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虽然到目前笔者也未听说过“手机害人”的极端案例,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扪心自问:如果没有在“低头之际”浪费时间,是不是可以在大学期间把该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