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增长,国家资助的科研经费的增加,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所发表的科研论文增长迅速,发表在国际杂志上的SCI论文数量,也仅次于美国。但另一方面,由各大科研院所与大专院校,主导开发的实际工程应用技术反而相对越来越少,成为大家重点的诟病目标。虽然各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考核,职称晋升评定仍主要以高水平,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为主,也有不少科研工作者提出SCI论文无用论的观点,极力证明目前的这种研究与应用脱离的状况都是“唯SCI论文”引起的。理性地分析,应该是科研项目的来源不同,将决定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的距离。
国家的科研经费,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些重大专项,往往都是申请人通过申请书申报的。能拿到纵向科研项目的申请人都是聪明人,通过查阅资料,及自己的以往研究经验或跟导师的研究经验,撰写项目申请书。申请书的内容,一般合符科学原理,最好还要有创新的突破点与理论上研究的亮点。在研究基础上若已有相应发表的SCI论文,则申请书就更有份量。项目评审人,看到申请书的研究有特色与亮点,原理上讲得通,有较好的研究基础,考虑到申请人拿了资助,不至于将来什么可以交差的SCI论文成果都没有,也就增大同意资助的可能。由于项目申请时就没有实际应用基础,且项目拿到后,将来项目完成要交差,也是以发表几篇SCI论文为验收条件,而不是以应用为验收条件,要让这些研究成果能实际应用,显然是不可能的。一些所谓的重大专项课题,如我了解的一些水专项科研项目,当初不少团队申请项目时,就是为了分上面拨下来的研究经费大蛋糕。有些研究内容,已经是公知范围的内容,为了重新立一个项目拿到钱,则加上特殊地理区域的限制。有些项目申请,还要求有配套的示范工程,即申请者必须找到愿意花钱建示范工程的合作单位。申请课题时为了拿到国家拨付的研究经费,将示范工程的规模与要求定得较高。拿到课题真的做时,因申请的一些技术,强调了创新性,但从经济成本的核算,操作的可靠性与方便程度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缺陷。要做这个示范工程,发现真找不到一个愿意出钱做示范工程的“冤大头”,为了项目通过验收,还要从申请单位的科研经费中予以支付。若科研经费用于额外增加的示范工程的建设,造假现象就难免了。或示范工程的规模严重缩水,或所谓示范工程,只是用于验收的“外表”工程。项目验收的专家也都不蠢,且不少验收专家与申请者也都是不大的圈子中的朋友,项目申请者的难处,一些做假的东西项目验收时也都能看得出来,但只要形式上合法,且有“科研成果”的SCI论文发表,只要做假不太离谱,一般也就验收通过了,显然这些研究课题的成果离实际应用,也存在一定的距离。
若科研项目不是向上申请要来的,而是在工矿企业的生产现场,发现问题,并被企业委托,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形成的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就一定不是以发表SCI论文为目标,而是看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项目的验收,也是以研究的成果能不能实际应用为目标,其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最近。
往上跑申请纵向科研项目的研究人员,与往企业跑,找可能做的研究项目的技术人员都是重要的。目前国内各高校的排名评审体系,以及教师的晋升要求中,高水平的SCI论文,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因素,且SCI论文,也比较容易显现出来,故SCI论文数的增加就显得越来越突出。虽然有些尖端应用技术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事实上应用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也得到长足的进步,否则不能支撑我国宠大的工业体系。看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种产品,甚至不少新奇的科技产品,绝大部分是中国企业生产的。在珠三角与长三角的一些企业,有时我们会碰到另外的一种科研人员。有些中小型的企业,企业老板或几位合伙的创业者,本身就是研究人员,他们整天考虑如何设计市场欢迎的新产品,如何改进产品的设计,他们对应用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很少发表相应的科研论文,更不用讲发表到国外杂志上的SCI论文了。
我国的研究经费申请及使用方法不改变,绝大部分科研经费仍将主要用于资助能写SCI论文的科技人员。若高校也只强调写SCI论文为主,则实际工程应用研究开发能力也会下降,相应的专业课的师资,慢慢就会演变成只会写SCI论文,对国内的产业状况严重脱节,也难以培养出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科技人才。这些学生毕业后,长远来讲,有可能影响将来的产品技术开发能力。要改变这种现象,如何培养与选择应用领域的高校专业课的老师,如何开展高校专业课的教学,这些都必须引起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