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喆学家从“非升即走”悟出了“非生挤走”的概念,真是太厉害了,就算得不了诺伯尔,起码可以得个NB奖。
(2)
科学网所有的辩论后面,忽视了一个最基本问题,高校是干什么的?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这是问题的中心点。如果,你培养的人不合于社会需要,或者你的培养不合于学生需要,学生们就要跟你拜拜了。你的饭碗,作为教师的饭碗,也就没有了。
合于社会需要最简单的指标,就是就业率;稍微分细一点,可以考虑就业率,国内考研率和出国率;考察的时间长远一些,可以考察就业后满意度、就业后升职情况和就业后薪资情况。这些信息,有专门的调查公司去调查,网上也有各种信息和排行榜,如果你谦虚一些,不要那么武断兼器宇轩昂,就很容易查到有关信息。
所以,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绝大多数高校,本质上都是基于就业市场的定位,来培养学生和运作学校的。这背后实际上是经济学原理在起作用:人才市场的需要决定了学校的运作。任何一个理性的学校管理者或者决策者,都不会忽视这个基本原则,并且会通过种种方式,在达到这个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成本。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气贯长虹的宣扬,和“众人杰醉我独醒”的牢骚,其实这些都不会影响决策者和管理者的做法,不管最后他(她)采用了什么冠冕堂皇的说辞或者表面上温软如玉的措施。
(3)
稍有教学经验的人就知道,来自学生的教学评价,确实重要,但是远远重要不到可以评价一个大学老师的教学水平的地步。因为看起来挺美的教育方式,表面上使学生爽,但是往往有很多学生啥也没学到,学到了也不精,最后他(她)还是要回头骂你-“我是来学知识,学本事的,不是让你当小孩子哄的。”
所以,学生的挽留所起的作用,估计在全中国乃至世界的高校,作用有限。
(4)
只要你还算脑子清楚,就可以看看或者调查调查现在学生们的就业情况,马上就可以理解:实际上将孩子送入中国的高等院校,已经成为一种迫不得已的鸡肋似选择。在这些创造全球第2的擦屁股SCI纸并正在冲向世界第一造纸大国的学校中,其教师的水平已经与工业中各个行业的进步有了非常大的差距。因此,现有的教育,往往意味着企业不得不对新来的学生们进行重新的培养,而对于学生个人而言,大学学习,往往意味着四年光阴的浪费。
所以,学生们正在远离中国的高校,有的远赴海外;有的压根就不准备进入。
换言之,现在中国的高校,由于不合市场需要,明显是多了点。
也就所以,现在中国的高校,已经进入了“挤”时代,把高校教师往外“挤”的时代。
(5)
既然进入了“挤”时代,你就不要问自己如何被“挤”了。
如果一个位置两个人争,讨论一下规则是有意义的,无非达到一个人站着,一个人坐着;如果一个位置10个人争-并且这些人都在车上的话-作为一个挤过公共汽车的您,我就不多描述这个状况了。
(6)
所以我实在不明白曹大侠、陈安和吴国清诸位老友在那里絮絮叨叨什么,讨论如何“挤”?
如果不是喆学家悟了点理,我实在没有什么要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6: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