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遇到一件事。
三年前,我在科学网上写了篇博文《还有这样的奇葩研究生》。这篇文章以第三人称写作,没有指名道姓,也没有说明发生在什么单位。文末还特别注明“本文纯属为了说明某种现象,请勿对号入座”。
不料,今年5月,某全国大报的微信公众号从别的微信公众号那儿转载了这篇文章。本来没什么,但小编转载时把标题改得很吓人,吸引了1万次点击。学校相关部门的人找上门来,质询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正在郁闷中,《解放日报》的记者也看了这个“被转载”的微信,觉得这是条很好的新闻线索。在征得他们领导同意后,联系我进行了采访。记者的稿件经过反复修改和编辑的审定,先是6月21日在解放日报社的新媒体“上海观察”上“放”出来。6月23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刊登了评论文章《“老好人文化”是社会秩序的大敌》表示支持,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和全国多家报刊纷纷转载。7月9日,《解放日报》以特稿形式正式刊登采访报道。
PDF下载:解放日报特稿-我宁愿成为你们眼前的逆境.pdf
PDF下载:新华每日电讯2016-6-23第6版.pdf
在和记者交流的过程中,我简短地了解了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含义。接着,我读了几本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闻学教材,学到很多知识,对新闻稿有了新的认识。
1.现在的新闻报道,比如《解放日报》的“特稿”栏目,或是在报道人物或者一个组织“原生态的存在”,或是报道一种值得思考的现象或者社会问题。记者并没有挖空心思写那种“假大空”、任意拔高的“正面报道”,而是要体现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的选择、他的困惑和他对困惑的解决。记者尽量避免报道“拾金不昧”、“挑灯夜战”等落入俗套的素材,而是希望反映出“不平坦”的东西,比如周围人的不解、小的矛盾冲突、新事物带来的新变化和别人对此的反应等等。试图通过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故事,折射出这个时代(或者教育界)所面临的问题和选择。
2.校报的报道很多都是宣传,但正式新闻报道并不等同于宣传。这就意味着记者哪怕有自己的倾向,也要客观地进行报道。多用事实说话,少用副词(“平实地”、“坦诚地”)和形容词(“文理兼通”)。尽量不要在报道中展露自己的观点(即不用议论,除非在专门的“记者手记”部分进行)。要让读者通过事实来进行自己的判断。如果一味地、露骨地吹捧,那岂不成了有偿新闻了?别忘了,记者是为读者服务的,不是为报道对象服务的。
3.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不仅仅体现在采访不同的利益方,兼顾“不同的看法”,而且还体现在不要把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写得十全十美。要be critical。这样才“有味”。
4.好的报道要有新意,要选取具有新意的角度。一篇报道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比如“严导师”),而不能面面俱到。不能一个部分写这个老师是“严导师”,而另一个部分写这个导师“文理兼通”或者写这个导师的业余爱好很广泛。
5.导语都重要。导语有两种,一种是“当今社会,研究生教育成为重要话题”,像是在介绍背景。这么写,就没人看了。另一种,就是讲一个故事,一下子将读者抓到报纸里面去。《解放日报》记者采写的这则报道很好,一上来就描绘一个导师把学生的“饭碗”砸了。紧接着介绍了这个故事的教育背景。
6.标题、引题非常重要。一般人想出的标题,就是《一个研究生导师“可怕的坚持”》,但《解放日报》记者和编辑想出的,却是《“我宁愿成为你们眼前的逆境”》。引题就是标题上方的注解。最初发表在“上海观察”上的文章的引题,为“无论争议有多少,当他对学生亮出那句‘我宁愿成为你们眼前的逆境’时,一切在他研究生培养之路上的‘有待检验’,至少就变得值得期待了。”但《解放日报》正式刊登时,引题改为“对研究生应该严格还是“放水”,这个时下好像成了问题。但在复旦大学的马臻教授看来,作为导师,他应该做的事却一目了然——”这么一改,就把“一个课题组内部事务”的立意一下子拎到了“当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和选择”。很有可能最后的发稿编辑看了《新华每日电讯》的评论文章。
7.记者和编辑的写作思路和一般人不一样。比如我说话,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事物“来龙去脉”顺序讲的,从原因讲到表现出的东西,再讲结果。但记者是先写我把学生的饭碗砸了,再讲起因。还有,她先写我带学生夜游环境楼的场景,再写起因和夜游后多次沟通。整篇报道的几个部分也不是按照时间写的。当然,仅仅罗列材料还不行,记者围绕着标题或者中心思想,加入了画龙点睛之笔,或是解释、介绍背景,或是点题。
8.这篇报道的结尾很好。文章中已经写了师生的“磨合”故事,甚至不理解的情况。结尾则写道,这位教授最惬意的时光,是中午11点30分光景,叫上在学生办公室写报告的学生,热热闹闹地奔赴北区食堂。亦或者,在自己的办公室特地把门留出一道缝,坐在一个简单的折叠椅上,等待着门被研究生推开。这个结尾很有画面感,而且暗示着“即便师生有互相不买账的时候,但总体还是温馨的画面”。
9.这篇报道所配的图非常好。即没有用我本人的照片,而是别出心裁地使用了复旦毕业典礼上导师给学生的拨穗照片。这不但和“毕业季”联系在一起显得应景,让人联想到“大喜的日子”、“丰收”、“学校培养出了学生”等单词/概念,给人美的感受,而且图文结合,暗示着复旦的研究生学位是师生辛辛苦苦得来的。
10.能在《解放日报》做记者的都不是一般人。简而言之,这位记者不但善于从微信中找到采访选题,而且事先做足功课,主动看了我的主页和科学网博客。她会事先设计好一些问题,带着问题进行采访。采访中,她会东一个问题、西一个问题,思维切换很快,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教师的三维形象。我也准备了一些文字材料(就是我已经发表或者等待正式发表的通俗稿件),她能一目十行,并找出材料的核心之所在,并提出问题。第一天采访时我略微有些吃惊的是,本来以为采访我,后来她还提出采访我的学生们。她还用现代化的微信手段,就一些事实细节联系我和我的学生,周末也问得很紧,还打电话补充采访。最后,又到校园来了一次,一一核实每个细节。
11.一篇报道要是真能在《解放日报》发表,必然经过了好几关。我注意到记者最后一次找我核实时的稿子和最终发表稿的区别。结合学习新闻学教材,形成了有意思的认识。比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删了。过于细节的描写,删了。太过于绝对的单词(“一定”),换了。会引起歧义的或者意思不清楚的单词,改了。
解放日报报道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6-07/09/node_13.htm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6-06/23/c_135459127.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4: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