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指导、管理研究生的实践和思考【已发表】 精选

已有 32543 次阅读 2015-10-27 08:55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实现了从博士后到研究生导师、课题组组长的角色转换,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前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研究,而现在是指导研究生进行研究,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科研,还是管理。课题组组长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课题组的工作状态、能否达到课题组和所在单位的目标,也影响着自己和学生的职业发展。如何指导、管理研究生,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实践中确立、优化指导方式

不同的导师对学生有不同的指导方式。有的导师“放羊”,把学生招进来后不闻不问,让其自生自灭。还有的导师(“微观管理者”)事无巨细地管着学生,每天催问科研进展。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识到,导师应该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有相对独立的课题,既创造条件让其做科研,又给予经常性的、及时的指导。既不是把饭送到学生嘴边,也不是把学生当做采集数据的工具。这样能发挥学生的科研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也减轻导师的负担。

导师的指导方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不同,读研动机和做事方式也不同。对于基础扎实、能力强、主观能动性强的学生,应给予更多“权限”和自由度。对于基础薄弱、缺乏独立科研能力的学生,还是应该给予更多指导,使其步入正轨。因时而异:有的老师刚入职,急需证明自己。这时招进来的学生在科研上是一张白纸,老师不可能让学生完全独立地做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导师在院系“站稳脚跟”,对产出论文的需求不那么急迫了,学生也“熟门熟路”,并证明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这时导师就能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度。总之,选取何种指导方式要考虑导师、学生的特点和当时的具体情况。

探索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

很多老师都有一套调动研究生积极性的方法。比如有的导师让学生只管采集实验数据,自己亲自操刀写论文,给学生署名为第一作者。有的导师把刚进课题组学生的名字加到科研论文里去,助其获得高额奖学金。还有的导师用“美好的前景”来诱惑学生,说只要你再发几篇论文,我推荐你出国做博士后,将来回国直接做教授!显然,不同的导师有自己的伦理标准和给予“尺度”。

我不大习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我主要针对学生的四个困惑对症下药。困惑一:不清楚导师的对学生的期望值,把导师作为“剥削者”放在自己的对立面;困惑二:没有清晰的完成学业(科研)的目标和实现途径;困惑三:在科研中遇到困境,不清楚如何走出“迷宫”;困惑四:不清楚读研后能否找到理想工作。

针对困惑一,我对学生讲清楚:导师督促学生做科研并取得成果并非“自私”,而是导师的本职工作。对于研究生来说,做研究并取得成果,不但是毕业的要求,并且是读研究生的题中之意,从中也可以锻炼能力、学到为人处世的方法。我不指望学生毕业后都从事科研,但在校期间就要像研究生的样子。

针对困惑二,我和学生持续互动,帮助他们找到研究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在科研过程中不断梳理“我们要往哪里去”、“我们已经走到哪里了”、“还需要做什么才能实现目标”,让学生有清晰的图景、看到希望。

针对困惑三,我告诉学生科研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并指导学生分析科研数据,提示关键文献和思考角度。通过查阅文献、补充实验和深入思考,学生体会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奥妙。论文经过我的修改,被学术刊物接收时,学生更有了信心。

针对困惑四,我同意有些将来不准备从事科研的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做助管、党支部书记、夏令营志愿者等方式锻炼能力,在“工作时间”看有关职业发展的书,暑假去世界“500强”企业实习,保证他们研三找工作、面试的时间。对于毕业后想继续从事科研的学生,我鼓励他们参加学术会议、仪器培训,并和他们多讨论科研和职业发展之路。

帮助学生在科研习惯和为人处世方面的成长

我认为,导师不仅仅要指导科研,更应该帮助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成长,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还能使课题组达到好的状态。为此,遇到问题(比如学生把样品送到别的地方测试后,只是干等着,没有追踪进展;实验装置出现问题,学生既不报告,也不修理;学生把和我合用实验室的其他老师的有毒试剂随手借给了别的同学),我常常把他们召集起来集体反思,教育学生做事要积极主动、思考慎密、勇于负责。

作为导师,我会阶段性地给学生反馈,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比如有的学生进校后只是满足于每天上课、参加社团活动,没有及时进入研究状态。有的学生发表论文后松懈了,嘴上说会好好做的,但好久没有实质性的结果。有的研究生拿捏不好轻重缓急,我让他先把“第一篇”论文整理好,但他一直忙着“下一篇”论文的实验。也有些学生看问题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缺乏全局观。给他们指出后,我能发现他们取得明显的进步。

研究生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并产生困惑。比如看到周围同学利用本该科研的时间外出实习或者开网店,自己心里也痒痒的。知道有的同学花钱买专利署名权,以便毕业后申请上海户口,所以希望我申请专利把他的名字挂上。还有的学生羡慕别的课题组在高档次SCI刊物上发表了论文,而自惭形秽。面对学生不时出现的思想情绪和困惑,我都不倦地给予指点和回答

注:本文是我所写,由科技导报“职场栏目”刊登,并在复旦大学2015新进校教师专项培训活动中应邀宣讲。

2015-16-111-指导、管理研究生的实践和思考.pdf

马臻-教学和科研-最终稿.pd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931292.html

上一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答读者问
下一篇:组织行为学对指导研究生的启发【已发表】
收藏 IP: 222.70.45.*| 热度|

48 肖纲领 刘强 韦玉程 武夷山 钱家骏 吴标兵 郭战胜 王彦斌 王德华 刘文 彭真明 孔梅 姚伟 毛秀光 石磊 何小舟 苗君 褚昭明 李毅伟 陈理 郭峰 李冰 刘拴宝 张行者 林中祥 张春路 司黎明 付永硕 文峰 梁洪泽 刘全生 李东风 章成志 董焱章 李俊峰 崔树勋 牛丕业 李本先 白龙亮 侯明明 程强 江克柱 ghzhou5676 shenlu eiav66 biofans xchen neilcha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0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