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涉及学术界”的书有点兴趣。这类书包括理工科老师的博文集和社会科学学者写的书。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教授《不发表 就出局》《学者的术与道》就属于后一种书。
历代高僧大德讲经说法,留下了相关的文字,这些文字可以是听讲的人整理的,也可以是高僧大德自己写的。《不发表 就出局》是李连江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经说法”(开讲座)之作。但和历代高僧大德讲经说法不同,李连江不是讲早就有的经书,而是讲自己在学术界这么多年原汁原味的东西。
图书市场上很多畅销书都有自己的逻辑框架。一本书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容和逻辑框架。比如有些关于人际沟通的书,有逻辑框架。有些关于时间管理的书,有逻辑框架。《不发表 就出局》源于作者谈如何做中国研究以及如何在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系列讲座,包括六讲:学术期刊的审稿标准、选重要课题、研究是原创、表达要清晰、期刊投稿、学者生涯。其逻辑线索为:首先在第一章总说学术期刊的审稿标准有三条(课题重要、研究原创、表达清晰),然后用三章的篇幅分述选题、原创和表达,第五章讲述论文投稿,第六章拓展到学者的职业发展。
该书的特点是:并非技术性地、手把手地教读者如何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例如如何开展定量研究)、写论文(哪一个部分怎么写),而是以讲座的形式,系统地、有逻辑地告诉读者作者自己对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经验、观察和感悟。
对于同样的讲座标题,不同的讲座者会采取不同的讲述途径,并讲述不同的内容。李连江的讲述包含了他在社会科学领域打拼了数十年的丰富的经验(章节中包含了详细的做研究和论文投稿的例子),言之有物,而且在文风方面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由于本书基于他的六场讲座,因而本书的内容更加形象、亲切,读这本书仿佛是作者就站在讲台上讲课。用作者的话说“今天要讲的东西和微信上的不同。我在微信上的一些发言有点像片儿汤,今天更接近老朋友聊天。”作者的语言非常直接,特别在第六讲“学者生涯”,常常出现一针见血的批评。
理工科老师读这本书也会有收获。从中,我能大概了解社会科学学者眼中的创新是什么、社会科学领域审稿人审稿看什么、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写这类书和理工科老师写这类书有什么区别。从书中,我还能找到理工科发表和文科发表的共同之处,比如审稿人审稿总是需要找出一些错误,否则会显得自己没有水平;作者在写论文时已经做到自己的能力极限了,但审稿人希望通过自己提出尖锐的审稿意见和作者自己修改论文,把作者的潜能进一步发挥出来。
《学者的术与道》是2022年4月出版的李连江的“封笔之作”。这本书同样是关于怎么做学问的。但同样,我不认为它是在介绍如何具体地设计社会科学的研究课题、具体如何写社会科学论文,而是作者在咀嚼了自己几十年的研究经历之后,把一些做学问的要点总结出来,用既简洁又儒雅的语言表达出来。
全书分为二十讲,很多讲内容都值得细读,比如第五讲“读博的意义在于学会做自己的导师”、第六讲“鉴别导师真伪与得真传”、第七讲“关于选研究课题的几点建议”、第十一讲“关于文献综述的几点看法”、第十二讲“写论文的几点体会”、第十三讲“学术生涯的三问四讲”、第十四讲“学会适度推销自己”、第十五讲“学术生涯的基调是焦虑”、第十七讲“保护自己”。
从以上这些章节的标题可见,作者并非纯粹地谈论做学术,而是以更大的视角,来讨论读博、做学问、学者职业发展的一些重要的话题。每一章篇幅都不算太长,因此,读者可以抽时间今天读一章、明天读一章。
我不认为《学者的术与道》的内容是老生常谈。原因在于,李连江的思考具有洞察力,语言鲜活,写出来的东西也有些意思。比如第十七讲“保护自己”讲了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心理健康、保护黄金时间、保护自信、保护平和心情、保护正常生活、自己奖励自己、不能无我;仅仅从小标题上来看,这一讲没什么,但这些内容是李连江作为一名学者(而不是社会上的畅销书作者)写的,更加符合学术界的实际,更加有针对性,身处学术界的读者更能够找到共鸣(比如如何面对论文投稿被拒)。
如果说,读者想通过读这两本书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发出论文),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会失望了。做学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研究生更多需要和具体的文献、研究对象、导师打交道,从事具体的课题研究。李连江这两本书更多是在总结作者自己几十年的经验、留下可以看得见的著作之余,“熏陶”读者。
这两本书可以配套阅读。读者读了这两本书以后,可以有更高的学术品味,对如何做具有创新性的科研、如何写高水平的论文、如何直面审稿人挑剔的审稿有更多的了解。当然,有兴趣在报刊杂志发表通俗文章的读者,在写稿时也可以引述李连江书中的内容。
李连江的书不但有料(有和著名学者合作的故事、有自己论文投稿的故事),还旁征博引,提到各种各样的名家,比如叔本华、孔子、季羡林、音乐大师等。
他不但善于打比方,还善于归纳。比如他提到学生心态有三个特点。第一,把依赖老师视为常态,遇到难题,不是先竭尽全力自己解决,在尝试突破自己极限的过程中锻炼能力,而是希望老师尽快帮忙。第二,不喜欢老师批评,不喜欢自我批评,也欠缺自我批评的能力。第三,善于批评他人,不善于批评自己。
他还提到,鉴别导师的明暗,有三套标准。第一,导师是否承认自己有所不知,出了错,是坦然承认,还是文过饰非,甚至迁怒指出错误的人。第二,导师是否承认自己当学生时学得很辛苦,谈学生时代,是历数光环,还是实说苦功。第三,导师是否要求学生做他们当年做不到的事。
他还提到,“学术性格具有二重性,一面必须高度自信,否则无法突破极限;另一面必须高度自疑,否则无法严格验证自己是否确实突破了极限。两方面缺一不可。学术性格如此,学者内心难免不断处于冷热交替中,一会儿自信满满,觉得自己站在学术巅峰;一会儿满腹狐疑,觉得同事同行都比自己高明。”
总之,李连江教授的这两本书,至少对我来说有点新意,呈现了我知道的以及不知道的内容,值得反复阅读、细细评味。这两本书的写作都不是一本正经的,读者需要沉浸在书中,在读故事、听作者“侃大山”的同时,用荧光笔找出有价值的归纳总结和有洞察力的思想,从而收获“take-home message”。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7: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