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读复旦大学彭慧胜教授《读研究生,你准备好了吗?》 精选

已有 8006 次阅读 2022-8-8 10:51 |个人分类:开卷有益|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28487243-1_u_3.jpg

大半年前,我在网上无意间看到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出了一本《读研究生,你准备好了吗?》。那时我正在写一本类似的书。我为了写好这本类似的书,就需要多看别人怎么写,不是为了“借鉴”,而是出于“收集”和“好奇”的目的。或者说,希望能增进对“上下文”的了解,即了解别的作者怎么写、他们对一些话题的看法是什么。

图书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关于“如何读研”的指导书,包括埃斯特尔×菲利普斯、德里克×皮尤著《怎样获得研究生学位——研究生及导师指南(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戈登×鲁格、玛丽安×彼得著《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戴尔×F×布鲁姆、乔纳森×D×卡普、尼古拉斯×科恩著《博士之路——自然科学研究生求学指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玛丽安×彼得、戈登×鲁格著《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彭慧胜在《读研究生,你准备好了吗?》前言中指出,国外一些介绍如何读好研究生的书籍“主要面向欧美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与中国研究生教育的真实情况有一定差距”。并且,有些书籍的作者“主要从事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们的很多建议对于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生们并不完全适用,对自然科学学习和研究的一些内容也缺乏深入系统的介绍”。

《读研究生,你准备好了吗?》基于作者在复旦大学开设的“科学研究导论”课程和相关讲座,分为13章,提供关于读研的指导,并配以国内外科学家的例子,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这13章包括:为什么读研究生、如何选导师、做好准备、设计新课题、规划与实验、合作与交流、失败与调整、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如何发表学术论文、如何作学术报告、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学位论文与答辩、就业与发展。

从这13章的标题来看,本书覆盖了读研方方面面的内容,也没有超越同类书籍的内容范围。但这本书出自拥有多个学术头衔的著名学者之手,根据作者自己的一线实践,对研究生读研提供指导,是有价值的。

本书全面系统,内容正宗。作者虽然基于自己的一线实践经验写书,但文风比较严谨,少有个性化的经历描绘和思想表达,而是试图更多地讲一些“金科玉律”的东西。换言之,这本书对读研的方方面面讲得很细,也比较务实。注重研究生完成学业,也注重完成这本书写作的基本任务,不扯别的。而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张军平教授的新书《高质量读研:教你如何写论文、做科研》注重“熏陶”,常常会“扯开去”。

《读研究生,你准备好了吗?》13章的划分,已经对本书整体内容进行了“分类”。在具体章节,也有各种小标题对内容进行“分类”,思路清晰。但我认为本书的缺点或者特点是比较抽象。作者在书中举的例子是《论语》怎么说、费曼怎么做、爱因斯坦怎么说、杨振宁怎么认为,而较少举出课题组研究生的鲜活例子。书中有个例子倒是具有吸引力:“有个学生有吸烟的习惯,一次去仪器室做实验时,发现忘记带记录本,就把身上的烟盒拆了,把实验数据记录记在烟盒的背面,在无意中却把这张纸弄丢了,恰恰这一实验用的是一个宝贵的实验材料,再重复这一实验就十分费力。”

虽然本书13章内容看起来比较常规,但是作者在整本书当中自然有自己的强调。作者强调科研创新,强调合作,强调学术规范,强调和导师以及周围人处好关系。他还提醒研究生要认清导师的类型以及种种类型对研究生的影响、对读研期间的科研产出要有合理的期望值、要克服困难。这是一种能够提供自己见解和经验的写法,和一些纯技术性地介绍如何写论文的书形成了区别。

本书适合作为“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类研究生课程的教材,适合学生在读研之前、读研时反复阅读,细细体会,以增加对读研的角色认知、能力提升。但我不认为研究生读了这本书或者别的类似的书,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因为,读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读研也是困难的。有些事情如果没有亲身经历的话,光从书本上了解还是不行的。

而且,这本书的侧重点是科研方面,而整个读研的过程还涉及“人”的因素。比如,有些学生进校后比较有优越感,比较注意自己表面的形象,而不认真投入科研;有些学生心比较活,他们想着去外面实习,而没有把心思放在科研上;有些学生虽然把心思放在科研上,就像本书强调的那样,但最终发现自己没时间找工作,甚至连毕业都保证不了。因此,我觉得导师在日常教育当中,除了指导研究生做科研,还得更多地讲科研以外的现实情况。事实上,学生的科研做不出来,不仅仅是科研难导致的,还在于自己不够积极主动、做实验不认真、有各种心理困惑等“人”的因素。

非常期待彭慧胜教授能够写写自己留学的故事、科研的故事、回国任教的故事、指导研究生的故事和论文投稿的故事。我想这些故事(或者一本“续集”)对这本书能构成有益的补充,能丰富“科学研究导论”课程的教学资料,对读者也会有很大的启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350412.html

上一篇:难忘的这半年——经历和感悟
下一篇:读李连江《不发表 就出局》《学者的术与道》
收藏 IP: 202.120.235.*| 热度|

5 郑强 张风帆 李毅伟 郁志勇 彭真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6: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